乡镇动态
参加全国性比赛,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7-11

7月8日,广西戏剧院彩调团团长蒋剑、广西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阳崇波到柳城县,对柳城县“老还童”彩调剧团少儿彩调班参加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的小演员进行专业指导,提升小演员们的彩调表演技能与演唱技巧,助力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此次共有5位小演员参赛,年龄从6岁到12岁不等,他们将表演彩调传统戏《跑菜园》选段“拔萝卜”。该曲目原为两人表演,经过剧团负责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城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周锡生的改编,增加了3个人物,使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周锡生介绍,从春节前开始筹备,选角时特别注重小演员的灵动性,力求在舞台上展现出彩调的独特魅力。




蒋剑在指导过程中表示,学好彩调,扎实的“四功”“五发”基本功必不可少,演员需通过“手、眼、身、发、步”等肢体动作,完成“唱、念、做、舞”等表演形式。蒋剑针对每位小演员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从扇花、十字步等动作,再到唱腔,蒋剑一招一式地教,小演员们一板一眼地学,争取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黄紫旋和罗艺岺是参赛团队中练习彩调时间较长的成员,分别练了4年和5年。黄紫旋表示,她非常喜欢来剧团学习,因为这里有很多小伙伴,大家在一起练习非常开心。罗艺岺则说:“学会彩调后,我觉得挺自豪的,因为很多同学都不会,而我会。”



去年,黄紫旋和罗艺岺曾参赛,但由于一些不足未能进入终审。今年,指导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强化训练,特别是在唱腔和动作上进行了重点提升。黄紫旋表示,对这次比赛充满信心。



柳城县“老还童”彩调剧团成立于2010年,由周锡生和何秋萍夫妇创办。为了传承彩调艺术,秉承“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理念,2013年,夫妇俩又创办了少儿彩调班,坚持公益性质,吸引了很多孩子前来学习。如今,剧团日常有40多名少儿在此培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该剧团便热闹非凡,少儿们聚集在一起,练习扇花、碎步、转身等基本功。



当天晚上,蒋剑还对大埔镇靖西彩调队进行彩调表演的唱腔、表演身段、彩调表演道具应用等进行具体指导,彩调队员们边听边看边跟学,热情高涨,不时与老师交流探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蒋剑的此次指导,不仅为小演员们的比赛增添了信心,也为柳城彩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加全国性比赛,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7-11 17:38    |  作者:

7月8日,广西戏剧院彩调团团长蒋剑、广西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阳崇波到柳城县,对柳城县“老还童”彩调剧团少儿彩调班参加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的小演员进行专业指导,提升小演员们的彩调表演技能与演唱技巧,助力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此次共有5位小演员参赛,年龄从6岁到12岁不等,他们将表演彩调传统戏《跑菜园》选段“拔萝卜”。该曲目原为两人表演,经过剧团负责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城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周锡生的改编,增加了3个人物,使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周锡生介绍,从春节前开始筹备,选角时特别注重小演员的灵动性,力求在舞台上展现出彩调的独特魅力。




蒋剑在指导过程中表示,学好彩调,扎实的“四功”“五发”基本功必不可少,演员需通过“手、眼、身、发、步”等肢体动作,完成“唱、念、做、舞”等表演形式。蒋剑针对每位小演员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从扇花、十字步等动作,再到唱腔,蒋剑一招一式地教,小演员们一板一眼地学,争取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黄紫旋和罗艺岺是参赛团队中练习彩调时间较长的成员,分别练了4年和5年。黄紫旋表示,她非常喜欢来剧团学习,因为这里有很多小伙伴,大家在一起练习非常开心。罗艺岺则说:“学会彩调后,我觉得挺自豪的,因为很多同学都不会,而我会。”



去年,黄紫旋和罗艺岺曾参赛,但由于一些不足未能进入终审。今年,指导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强化训练,特别是在唱腔和动作上进行了重点提升。黄紫旋表示,对这次比赛充满信心。



柳城县“老还童”彩调剧团成立于2010年,由周锡生和何秋萍夫妇创办。为了传承彩调艺术,秉承“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理念,2013年,夫妇俩又创办了少儿彩调班,坚持公益性质,吸引了很多孩子前来学习。如今,剧团日常有40多名少儿在此培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该剧团便热闹非凡,少儿们聚集在一起,练习扇花、碎步、转身等基本功。



当天晚上,蒋剑还对大埔镇靖西彩调队进行彩调表演的唱腔、表演身段、彩调表演道具应用等进行具体指导,彩调队员们边听边看边跟学,热情高涨,不时与老师交流探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蒋剑的此次指导,不仅为小演员们的比赛增添了信心,也为柳城彩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