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柳城县糖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凤山糖厂召开。

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柳城县糖业发展情况,并分别回答了广西日报、柳州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糖料蔗产业是柳城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柳城县多措并举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从种植原料选育到产品研发生产,全力构建“一条龙”服务的甘蔗全产业链,全县糖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柳城县在人均产蔗量、甘蔗亩产量、良种普及率等方面,均位居全区前列。

近几年,柳城县始终把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作为保障蔗糖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种植规模持续稳居高位,常年稳定在55万亩以上。2025年,全县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糖料蔗种植面积达60.02万亩,较2024年增加2.88万亩,增幅4.97%,不仅顺利完成年度目标,更呈现出种植面积“五年连升”的良好态势。柳城县糖料蔗种植面积不仅在柳州市各县区中排名第一,更占据全市总面积的近半壁江山。


就“柳城县如何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副县长秦能在发布会上说:“柳城县历来高度重视糖业产业发展,历届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提高生产能力、保护蔗农权益、拉长产业链条、做大糖业产业,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糖业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着力提高糖料蔗生产水平,截至目前,柳城县累计完成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生产基地建设23.46万亩、高标准蔗田建设22.38万亩;二是完善糖料蔗购销市场机制。迄今为止,未发生一起购销合同纠纷。2025年,全县签订糖料蔗订单合同37772份,签订率和备案率均为100%;三是大力提升机械化水平,到2025年,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60%,机种水平66.69%,机收水平43.44%;四是强化人才支撑推动选育合作,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甘蔗研究所在柳城揭牌,广西大学农学院与柳城县签约共建,全力推进新品种选育工作。”

面对“柳城如何延伸糖业产业链,实现一根甘蔗的融合发展?”的提问,柳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相洪回答说,柳城县坚定不移做好“三农”工作,坚持以工业化思维、产业链理念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其中,在做优做强传统蔗糖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糖料蔗种植、制糖生产、糖蜜制酵母、滤渣产肥、秸秆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值。构建“蔗—糖—副产品”闭环体系,打造“吃干榨尽”循环利用的绿色模式,最终实现联农带共享产业链增值红利。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县糖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陶承伟告诉记者“柳城县2025/2026榨季呈现原料蔗大幅增长、榨季时间长、开榨时间早等特点。”为顺利开展新榨季,柳城县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榨季生产秩序。在开榨前,县榨季指挥部就分析预判本榨季的特点,未雨绸缪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对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前期统筹,及时调整三家企业的蔗区,合理实现全县平衡收榨,榨季前,共投入878.52万元,修缮蔗区道路1709条,维修里程2184.6公里,维修桥涵及挡土墙34处,确保原料蔗安全高效运输及榨季生产安全;加强机收部署,预计本榨季机械化收获总量23万吨,占比9%左右。



“在推动柳城糖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广西凤糖有哪些做法与成效?”面对记者提问,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韦鸿英回答说,广西凤糖是扎根柳城60余年的本土龙头企业,紧扣柳城县“糖业强县”战略目标,从农业种植“第一车间”到工业生产“核心引擎”全链条发力,一是科技政策双驱动,每年列支近2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购机补贴、作业奖励等方式扶持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改扩种补贴,1亿多元贴息预付蔗款,解决蔗农资金难题;二是创新绿色齐发力,投资1.3亿元的六塘糖厂高品质糖技改项目即将投产,凤山、柳城糖厂技改全面完成,其中凤山糖厂的WCM(世界级制造)项目已通过TPM优秀奖初审,三是延链强链补短板,全力助推60万亩种植面积、330万吨原料蔗总产目标的实现。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覃雨佳主持新闻发布会。
图文来源: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