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柳城县农业农村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自2023年被派驻到古砦大户村以来,李洁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工作,立足地域实际,发展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用心驻村、用情暖人。李洁虽有驻村工作经验,但面对全新的村情民情,她没有丝毫懈怠,第一时间走村入户、调研,迅速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瓶颈。她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要用真心换真情。”

用心驻村,用情暖人
在一次走访中,李洁了解到古砦大户村石厄屯村民陆某因意外摔伤卧床不起,妻子不得不辞去广东的工作回家照顾,儿子在外求学,全家陷入经济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洁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将该户纳入防贫监测系统,并协调落实了医疗救助、就业帮扶等政策。同时,她还为陆某妻子安排了公益保洁岗位,既解决了家庭照顾问题,又保障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这些只是李洁日常工作的缩影。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广泛争取社会资源,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开展送鸡苗活动,为本村5户脱贫户争取100羽鸡苗;通过“送岗到户、送人上岗”的方式帮助2户低收入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不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及群众1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群众冷暖挂心头”。
探索产业新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大户村地处自治区四星级“稻花飘香”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然而,冬季农闲田长期闲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增收。如何有效利用冬闲田,成为李洁思考的重点。
2024年,李洁从周边县区一个村的成功案例中获得启发,决定尝试引入“稻稻麦”种植模式。她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致富带头人赴实地考察,了解冬小麦的种植特性、产量和市场价格,并咨询相关农业技术人员,最终确定了可行性方案。
当年年底,大户村在大莫屯畲地率先试种冬小麦。尽管初期因干旱影响发芽率不理想,但李洁果断决策,将部分小麦改种至水源条件更好的石林屯水田,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4月,冬小麦迎来首次收割,取得了良好成效。

基于这次成功经验,李洁制定了明确的“三年计划”:第一年小范围实验种植,筛选出最适宜的品种;第二年与兄弟村屯合作,以村集体合作社形式扩大种植面积;第三年推广至全村,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力争提高冬闲田利用率60%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即便任期已满,李洁依然主动申请继续留任。
全面服务群众,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李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协助群众申请医疗、低保、养老、高龄、住房等公共服务补贴,联合打造“政砦办”“133”政务服务品牌,将服务窗口延伸至村便民服务站,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她还联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筹集捐款捐物3000余元;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县行业技术骨干开展“田间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定期向村民推荐就业岗位,帮助76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李洁深知,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为此,她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她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发展新生党员力量,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在柳城县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她推动建立党支部,探索“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党建水平双提升,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两年多来,李洁用党建引领工作,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赢得民心。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群众眼中的“主心骨”“贴心人”。她的坚守与付出,不仅提升了大户村党组织的凝聚力,美化了村容村貌,也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火。驻村期间,李洁获得柳城县2023年第一书记年度考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