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4-30 11:27
| 作者:
4月27日晚,柳州融媒体中心旗下的柳州新闻综合频道刊播了十集大型纪录片“清水长流 江润柳州”第七集《一湾碧水润沃土》,报道了柳城县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详情如下☟☟☟
告别吹着芦笙曲、踏着踩堂舞的融水,融江继续南下,在该县和睦镇与柳城县交汇。柳城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南朝梁大同三年、也就是公元537年,原名龙城县,宋景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006年更名为柳城县,全县41.08万人口,生活着壮族、苗族、瑶族及仫佬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主持人谢爱华:“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柳城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谢爱华,我现在是在柳城县的古砦仫佬族乡十五坡村,古砦乡是柳城县与融水苗族自治县交界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仫佬族乡。湛蓝的融江如同一条玉带从这里穿流而过,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位于柳州市西北部,九万大山的余脉将其围成一个大山峒,恰似围堰出一个“大平原”,融江用她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这片沃土,古砦因此有着“柳城粮仓”的美誉。近年来,这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发展富硒水稻等特色产业,成功创建自治区现代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岭头村种粮大户梁寿军:“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这种大米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这种米品质好,煮出的米饭香软,非常受市场欢迎。”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乡长吴夏宁:“好水源为我们种植粮食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乡水稻种植面积达7.2万亩,其中优质稻达95%以上,今年全乡水稻产量3.2万吨,水稻生产成为了我们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了帮助村民实现多元化增收,古砦还依托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完善的旅游配套,打造生态秀美宜居家园,助力乡村振兴。而在距离十五坡村融江下游六公里的地方,一座跨江大桥也正在建设中。
中国一冶罗鹿高速公路TJ2标段项目经理吴桐:“融江特大桥是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措施,比如固体废弃物的收集、防止油污泄漏到江水等等,都有严格的管护制度,从而有效避免水体遭受污染,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作为自治区重点项目,这条罗鹿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联络线,也是柳州市“两环四横四纵多联”高速公路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黄波:“在罗鹿高速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生态环境部门经常到施工现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进行指导和监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主持人谢爱华:“观众朋友们,从贵州省独山县更顶山上流淌下来的一股清泉,在历经两省(区)7个县、一路接纳众多山溪河流后进入柳城县,曾经拥有过都柳江和融江等名字的这条河流,在我们凤山镇和它的最大支流龙江汇合,于是这条江有了一个亲切的名字:柳江。”柳江河犹如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向着柳城县凤山镇东南方向缓缓流淌。凤山镇思练村党支书、村委主任韦春月担任村级河长8年多来,每周忙完手头的工作,都要骑上电动车沿河巡查。柳城县凤山镇思练村党支书、村委主任韦春月:“龙江思练村河段有5.6公里,我2017年担任村级河长后,每月都要巡江排查3到4次,往返一次要1个多小时,虽然辛苦,但是值得。”8年来,她巡查行走了4500多公里,相当于从柳州到广州6个来回,成功制止30多起非法电鱼、4起非法采砂行为。柳城县凤山镇思练村村民覃雁:“她非常负责地保护柳江的生态环境,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