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动态
柳城基本实现至柳州“一小时经济圈”和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2-11-28

交通素与城市发展的脉动同频共振。十年来,柳城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阔步前进,构建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柳州至柳城“一小时经济圈”和县城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三横五纵”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




重点交通建设实现新跨越

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是途经柳城的高速公路,三柳高速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柳城积极做好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建设用地保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2017年1月建成通车,结束了县城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鸡公山至柳城公路、“双沙”城市道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成为柳城县群众来往柳州市区的主要通道之一,还极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方便了两地群众的通行。
这几年,柳城县重点交通罗城至六塘二级公路、G323鹿寨至柳城二级公路、雒容至东泉一级公路、焦柳铁路电气化改造(柳城段)等建成通车。罗城经柳城至鹿寨高速公路、永福三皇至柳州高速公路、S210融水和睦至柳城公路等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农村公路实现“通村畅乡”

六里屯位于柳城县马山镇的石山里,因从各个方向翻山进出村都要走6里山路而得名,村内农产品运出山外一度只能靠人挑马驮。为解决六里屯村民出行问题,柳城县投入400万元,把进山的崎岖山路变成了水泥路,过去近两个小时的脚程,如今变成了不到20分钟的车程。“堵心路”变“舒心路”,十年来,这样的故事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村屯。

▲六里屯道路修建完成。马山镇供图 

柳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构建“建、管、护、运”四位一体的交通新发展体系,通过强化责任担当、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审批流程等方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乡村参与的工作格局,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2016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设完成乡乡通二级(三级)公路31.5公里、县乡道改造47.7公里,自然村(屯)硬化道路483.96公里,桥梁改造13座。

2019年,柳城县率先实现乡(镇)100%通二级(或三级)以上公路、行政村100%通四级路、20户以上自然屯100%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的目标任务。2018年荣获“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路养护实现“有路必养”

2011年以来,柳城县投入超1.3亿元,实施公路大中修、桥梁改造和加固工程、公路水毁和道路安保工程,保障县乡村道畅通有序,农村公路养护成效突出,成为柳州市唯一入选国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该县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实现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市场化养护目标,农村公路列养率100%,晴雨通车率100%。在全区首创“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扶贫就业”的模式,开发设置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74个,拓展扶贫就业渠道;全区首创路产路权开发,沿路建设广告牌,拓展养护资金筹集渠道。


交通发展日趋多元化

柳城县大力推进“交通+扶贫”“交通+旅游”新业态发展新模式,优先安排通往产业园区、种养基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园区路等,改善了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激活了乡村产业项目和旅游经济。
古砦仫佬族乡稻花飘香现代粮食核心示范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富硒水稻种植,依托新建成的洛崖至古砦三级公路及通村通屯道路,有效将该示范区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等产业串联起来,完善了农业产业流通网络,实现货畅其流,带动了农民增收。



客运服务实现“行有所乘”

柳城县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2018年实现全县12个乡镇121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在全市率先建立交通、交警、安监等部门参与的客运班线联合审批机制,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兜底任务。目前,柳城县通客运班线25条、公交班线13条,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级达AAAA级。
2019年,柳城县成立了历史以来首家水路运输企业,开通大埔至龙头县内首条水路旅游航线,新增旅游客船2艘,拓宽了水路运输渠道,促进水上运输和观光旅游发展。2020年,柳城县对港口建设进行重新规划,为今后水路运输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柳城基本实现至柳州“一小时经济圈”和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2-11-28 11:41    |  作者:

交通素与城市发展的脉动同频共振。十年来,柳城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阔步前进,构建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柳州至柳城“一小时经济圈”和县城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三横五纵”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




重点交通建设实现新跨越

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是途经柳城的高速公路,三柳高速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柳城积极做好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建设用地保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2017年1月建成通车,结束了县城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鸡公山至柳城公路、“双沙”城市道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成为柳城县群众来往柳州市区的主要通道之一,还极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方便了两地群众的通行。
这几年,柳城县重点交通罗城至六塘二级公路、G323鹿寨至柳城二级公路、雒容至东泉一级公路、焦柳铁路电气化改造(柳城段)等建成通车。罗城经柳城至鹿寨高速公路、永福三皇至柳州高速公路、S210融水和睦至柳城公路等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农村公路实现“通村畅乡”

六里屯位于柳城县马山镇的石山里,因从各个方向翻山进出村都要走6里山路而得名,村内农产品运出山外一度只能靠人挑马驮。为解决六里屯村民出行问题,柳城县投入400万元,把进山的崎岖山路变成了水泥路,过去近两个小时的脚程,如今变成了不到20分钟的车程。“堵心路”变“舒心路”,十年来,这样的故事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村屯。

▲六里屯道路修建完成。马山镇供图 

柳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构建“建、管、护、运”四位一体的交通新发展体系,通过强化责任担当、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审批流程等方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乡村参与的工作格局,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2016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设完成乡乡通二级(三级)公路31.5公里、县乡道改造47.7公里,自然村(屯)硬化道路483.96公里,桥梁改造13座。

2019年,柳城县率先实现乡(镇)100%通二级(或三级)以上公路、行政村100%通四级路、20户以上自然屯100%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的目标任务。2018年荣获“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路养护实现“有路必养”

2011年以来,柳城县投入超1.3亿元,实施公路大中修、桥梁改造和加固工程、公路水毁和道路安保工程,保障县乡村道畅通有序,农村公路养护成效突出,成为柳州市唯一入选国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该县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实现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市场化养护目标,农村公路列养率100%,晴雨通车率100%。在全区首创“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扶贫就业”的模式,开发设置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74个,拓展扶贫就业渠道;全区首创路产路权开发,沿路建设广告牌,拓展养护资金筹集渠道。


交通发展日趋多元化

柳城县大力推进“交通+扶贫”“交通+旅游”新业态发展新模式,优先安排通往产业园区、种养基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园区路等,改善了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激活了乡村产业项目和旅游经济。
古砦仫佬族乡稻花飘香现代粮食核心示范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富硒水稻种植,依托新建成的洛崖至古砦三级公路及通村通屯道路,有效将该示范区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等产业串联起来,完善了农业产业流通网络,实现货畅其流,带动了农民增收。



客运服务实现“行有所乘”

柳城县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2018年实现全县12个乡镇121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在全市率先建立交通、交警、安监等部门参与的客运班线联合审批机制,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兜底任务。目前,柳城县通客运班线25条、公交班线13条,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级达AAAA级。
2019年,柳城县成立了历史以来首家水路运输企业,开通大埔至龙头县内首条水路旅游航线,新增旅游客船2艘,拓宽了水路运输渠道,促进水上运输和观光旅游发展。2020年,柳城县对港口建设进行重新规划,为今后水路运输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