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动态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来源: 柳城县县长
发布日期: 2021-12-23

柳城县是广西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农作物以糖料蔗、桑蚕、水稻和玉米等为主,秸秆年产量较大,而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分析,秸秆焚烧污染占柳城县城区域大气污染比例为44%。为破解秸秆治理难题,柳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在秸秆禁烧管控、综合利用方面下功夫,将其作为蓝天保卫战的“突围之战”、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1-11月,我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2021年大气考核指标为48微克/立方米以下),与去年同期持平;细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考核指标为34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3.3%(去年同期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2021年,柳城县的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鹿心社书记的认可,其在广西日报头版的经验介绍上专门批示“总结推广”,自治区在柳城县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工作现场会,“柳城经验”得到肯定。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柳城县始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为契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建设的生态成色与底色不断提高。

一、强化“三大基础”保障,推动秸秆禁烧管控出实效

夯实秸秆禁烧管控的管理基础,从禁烧区划定、监管体系完善、管理方式方面着手,确保禁烧管控全覆盖和工作实效。

一是明确秸秆露天禁烧区域。柳城县结合行政区划位置和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划定秸秆露天禁烧区域,明确重点管控范围和要求。2020年,柳城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划定秸秆露天禁烧区域的通告》(柳城政规〔202015,将大埔镇、太平镇、沙埔镇、东泉镇、凤山镇等6个乡镇的29个行政村,境内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两侧各2公里,国、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范围的区域划定为秸秆露天禁烧区域,禁烧区执行最严厉强制性禁烧政策

二是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从人防和技防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县乡村屯4级秸秆禁烧网格员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各级网格员的选派、工作职责的确定、业务素质的提升等。柳城县现有4级网格员1274名,2021年共针对乡镇级和村级网格员开展了2期业务培训。同时,积极开展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网络建设,2019年以来,共投入153.3万元建设了13个秸秆禁烧智能化视频监控站点,监控覆盖面积约97.34平方公里,秸秆禁烧巡查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实行清单式的管理。掌握辖区内秸秆产生、综合利用、离田等全链条信息,并实施监督指导。建立秸秆存量台账,以行政村为单元,完善地块面积、秸秆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废弃量等信息,目前各乡镇、华侨管理区台账已全部建立,2021年甘蔗和水稻秸秆产生量预计为30多万吨。加强秸秆离田的组织,跟踪监督秸秆离田去向。实施秸秆有序烧除根据上级的预警和通知,适时组织限烧区有序焚烧秸秆,缓解基层禁烧管控压力。

二、强化“三大环节协同,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成气候

瞄准秸秆综合利用源头、中端和末端三大环节,共同发力,充分挖掘秸秆价值,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释放秸秆生态和经济效益,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调动企业和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出台甘蔗秸秆综合利用补助办法、甘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加强对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吸引企业投资开展秸秆商品化生产经营等措施,解决甘蔗秸秆离田率和综合利用率低、市场驱动慢和工作参与率低的问题。2020年以来,柳城县共投入上级补助资金650万,加大企业秸秆收储和加工环节建设的扶持力度,引进的广西华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甘蔗秸秆为原料,生产出燃料颗粒、饲料和基料,经济效益较高。

二是构建“收储运”体系。通过“群众主动收集、机械设备打捆、企业(合作社)设点收储运”的方式,建立完善了乡镇秸秆收储点,实施“一点对多源、多点对多源”的秸秆“收储运”机制,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实现了农户零成本处理秸秆、企业免收收获秸秆、秸秆离田作业专业化、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的“四赢”工作局面。目前,柳城县每个乡镇均有秸秆收购点,甘蔗尾叶的收购价为200元/吨以上。

三是拓宽秸秆利用出路。积极探索,告别秸秆传统的焚烧还田利用方式,注重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包括引导和鼓励企业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实施甘蔗等秸秆还田技术,推进生物质能源利用,以秸秆为基料投入食用菌生产和育秧,探索实施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包装材料等产品生产等。截至目前,柳城县培育和引进的“五化”利用企业(合作社)为31家,年加工销售青贮饲料6万吨以上,还田和肥料化1年可消耗25万吨秸秆,柳州鑫能生物公司秸秆焚烧发电年经济效益为4000万元,柳城糖厂培育食用菌消耗秸秆25吨/天。

三、强化“三大举措”促进,推生态文明理念落实见真章

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落实、措施落地的过程中,切实发挥机制建立、宣传教育、督查问效的促进作用,确保柳州市“既要发展又要碧水蓝天”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为大力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柳城县实践探索出稳定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形成了县领导专门抓、部门分工负责,各层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明确了糖业、农业、发改、工业、财政和检察等部门职责,同时,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当前问题,切实发挥部门联动作用,促进禁烧和综合利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形式和渠道,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全面提升村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识,提升其生态文明认识,进而形成的秸秆禁烧、秸秆还田、秸秆资源化等行动自觉。综合利用“百村百戏”大舞台文艺演出、“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标识牌、流动宣传车、手机短信和“小手拉大手”等平台和载体,广泛开展政策和知识普及,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21年,共发放秸秆禁烧宣传资料8万份、张贴禁烧区划定通告1100份,悬挂横幅185条,设立禁烧标志牌25块,发送手机宣传短信7万余条。

三是重视督查问效。加强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督查、考核和处罚,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组,抽调人员组成1个综合督查组和7个包乡督查组,强化辖区内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日常监督,适时开展成员单位履职情况及工作成效专项督查,强化结果运用,督促责任落实,工作推动不力的将受到通报批评、问责和移交纪委查处等。将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县直责任单位、各乡镇和华侨管理区年度绩效考评体系中,设置专门绩效指标,以此倒逼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措施落实落地。加大秸秆露天焚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由县城管执法局牵头,指导基层开展调查取证、案卷移交等工作。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来源: 柳城县县长  |  发布日期: 2021-12-23 16:20    |  作者: 何韬

柳城县是广西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农作物以糖料蔗、桑蚕、水稻和玉米等为主,秸秆年产量较大,而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分析,秸秆焚烧污染占柳城县城区域大气污染比例为44%。为破解秸秆治理难题,柳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在秸秆禁烧管控、综合利用方面下功夫,将其作为蓝天保卫战的“突围之战”、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1-11月,我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2021年大气考核指标为48微克/立方米以下),与去年同期持平;细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考核指标为34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3.3%(去年同期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2021年,柳城县的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鹿心社书记的认可,其在广西日报头版的经验介绍上专门批示“总结推广”,自治区在柳城县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工作现场会,“柳城经验”得到肯定。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柳城县始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为契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建设的生态成色与底色不断提高。

一、强化“三大基础”保障,推动秸秆禁烧管控出实效

夯实秸秆禁烧管控的管理基础,从禁烧区划定、监管体系完善、管理方式方面着手,确保禁烧管控全覆盖和工作实效。

一是明确秸秆露天禁烧区域。柳城县结合行政区划位置和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划定秸秆露天禁烧区域,明确重点管控范围和要求。2020年,柳城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划定秸秆露天禁烧区域的通告》(柳城政规〔202015,将大埔镇、太平镇、沙埔镇、东泉镇、凤山镇等6个乡镇的29个行政村,境内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两侧各2公里,国、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范围的区域划定为秸秆露天禁烧区域,禁烧区执行最严厉强制性禁烧政策

二是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从人防和技防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县乡村屯4级秸秆禁烧网格员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各级网格员的选派、工作职责的确定、业务素质的提升等。柳城县现有4级网格员1274名,2021年共针对乡镇级和村级网格员开展了2期业务培训。同时,积极开展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网络建设,2019年以来,共投入153.3万元建设了13个秸秆禁烧智能化视频监控站点,监控覆盖面积约97.34平方公里,秸秆禁烧巡查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实行清单式的管理。掌握辖区内秸秆产生、综合利用、离田等全链条信息,并实施监督指导。建立秸秆存量台账,以行政村为单元,完善地块面积、秸秆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废弃量等信息,目前各乡镇、华侨管理区台账已全部建立,2021年甘蔗和水稻秸秆产生量预计为30多万吨。加强秸秆离田的组织,跟踪监督秸秆离田去向。实施秸秆有序烧除根据上级的预警和通知,适时组织限烧区有序焚烧秸秆,缓解基层禁烧管控压力。

二、强化“三大环节协同,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成气候

瞄准秸秆综合利用源头、中端和末端三大环节,共同发力,充分挖掘秸秆价值,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释放秸秆生态和经济效益,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调动企业和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出台甘蔗秸秆综合利用补助办法、甘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加强对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吸引企业投资开展秸秆商品化生产经营等措施,解决甘蔗秸秆离田率和综合利用率低、市场驱动慢和工作参与率低的问题。2020年以来,柳城县共投入上级补助资金650万,加大企业秸秆收储和加工环节建设的扶持力度,引进的广西华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甘蔗秸秆为原料,生产出燃料颗粒、饲料和基料,经济效益较高。

二是构建“收储运”体系。通过“群众主动收集、机械设备打捆、企业(合作社)设点收储运”的方式,建立完善了乡镇秸秆收储点,实施“一点对多源、多点对多源”的秸秆“收储运”机制,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实现了农户零成本处理秸秆、企业免收收获秸秆、秸秆离田作业专业化、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的“四赢”工作局面。目前,柳城县每个乡镇均有秸秆收购点,甘蔗尾叶的收购价为200元/吨以上。

三是拓宽秸秆利用出路。积极探索,告别秸秆传统的焚烧还田利用方式,注重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包括引导和鼓励企业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实施甘蔗等秸秆还田技术,推进生物质能源利用,以秸秆为基料投入食用菌生产和育秧,探索实施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包装材料等产品生产等。截至目前,柳城县培育和引进的“五化”利用企业(合作社)为31家,年加工销售青贮饲料6万吨以上,还田和肥料化1年可消耗25万吨秸秆,柳州鑫能生物公司秸秆焚烧发电年经济效益为4000万元,柳城糖厂培育食用菌消耗秸秆25吨/天。

三、强化“三大举措”促进,推生态文明理念落实见真章

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落实、措施落地的过程中,切实发挥机制建立、宣传教育、督查问效的促进作用,确保柳州市“既要发展又要碧水蓝天”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为大力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柳城县实践探索出稳定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形成了县领导专门抓、部门分工负责,各层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明确了糖业、农业、发改、工业、财政和检察等部门职责,同时,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当前问题,切实发挥部门联动作用,促进禁烧和综合利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形式和渠道,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全面提升村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识,提升其生态文明认识,进而形成的秸秆禁烧、秸秆还田、秸秆资源化等行动自觉。综合利用“百村百戏”大舞台文艺演出、“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标识牌、流动宣传车、手机短信和“小手拉大手”等平台和载体,广泛开展政策和知识普及,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21年,共发放秸秆禁烧宣传资料8万份、张贴禁烧区划定通告1100份,悬挂横幅185条,设立禁烧标志牌25块,发送手机宣传短信7万余条。

三是重视督查问效。加强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督查、考核和处罚,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组,抽调人员组成1个综合督查组和7个包乡督查组,强化辖区内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日常监督,适时开展成员单位履职情况及工作成效专项督查,强化结果运用,督促责任落实,工作推动不力的将受到通报批评、问责和移交纪委查处等。将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县直责任单位、各乡镇和华侨管理区年度绩效考评体系中,设置专门绩效指标,以此倒逼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措施落实落地。加大秸秆露天焚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由县城管执法局牵头,指导基层开展调查取证、案卷移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