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新闻
55岁去清华大学进修,他永不止步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9-10

在柳城县一座老楼里,阳光洒进画室,一位身着素色衬衫的老人正伏案执笔,宣纸上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他叫覃周道,土生土长的柳城人,扎根桂北小城近四十载的艺术家。

1987年,覃周道从广西艺术学院毕业,那一年,不少同学选择去大城市发展,他却收拾行李,回到柳城县文化馆,成了一名基层职工干部。那时文化馆缺人,他二话不说就接下了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没有高薪,没有光环,有的只是组织展览、辅导群众、下乡采风的平凡日常。他说:“我只是想把看到的美留下来,尤其是家乡的美。”

覃周道爱画山水,觉得那里面有“厚重感”,能装得下记忆和情感。他也爱画水彩,笔下的《木槌响了》《山花烂漫》两度拿下广西美展铜奖,国画《争雄》更是入选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群星奖”美展。

为了画出更真实的柳城,他常年背着画具走村串寨。古砦的老屋、太平的山谷、沙埔的溪涧,他不知走了多少遍。“出门见景,心里马上就有构图。”几十年下来,他对柳城的每一处地貌、每一片山林都了如指掌。

2016年,55岁的他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意外的事——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师从朱零研习国画山水。那半年,他过着“画室—出租屋”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画到晚上十点,画室关门了,他回到住处还要把画毯铺在床上继续练。第二年,他又进入中国水彩(国际)高研班,在蒋振立导师指导下精进技艺。“年纪大了,不代表学不动了。”他笑着说,“只要还能拿笔,就得一直学。”

退休后的覃周道并未停下艺术探索的脚步。2022年正式告别文化馆岗位后,他反而更加专注于创作与传承。他注册多个线上书画学习平台,潜心聆听当代美术大师的课程,从花鸟到山水,从传统笔墨到现代构图,“见到有趣的好玩的就跟着学”。他笑称自己是“网络时代的老学生”,希望将各家精髓融会贯通,不断突破自我。

覃周道始终坚信艺术源于生活、归于人民。他坚持在社区公益美术班义务授课,教孩子画树,教老人调色。他创办的柳城县美术协会,如今已成了当地艺术爱好者的“家”。县里每年举办的书画展,也成了小城的一道文化风景。“我只是希望有人能接下这支笔,去发现、去表达柳城的美。”他说。

眼下,柳州市第八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柳城举办。覃周道正忙着整理近年来描绘柳城山水、村寨风貌的画作,准备在大会期间展出,用笔墨向八方宾客展现家乡的美。


55岁去清华大学进修,他永不止步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9-10 11:00    |  作者:

在柳城县一座老楼里,阳光洒进画室,一位身着素色衬衫的老人正伏案执笔,宣纸上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他叫覃周道,土生土长的柳城人,扎根桂北小城近四十载的艺术家。

1987年,覃周道从广西艺术学院毕业,那一年,不少同学选择去大城市发展,他却收拾行李,回到柳城县文化馆,成了一名基层职工干部。那时文化馆缺人,他二话不说就接下了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没有高薪,没有光环,有的只是组织展览、辅导群众、下乡采风的平凡日常。他说:“我只是想把看到的美留下来,尤其是家乡的美。”

覃周道爱画山水,觉得那里面有“厚重感”,能装得下记忆和情感。他也爱画水彩,笔下的《木槌响了》《山花烂漫》两度拿下广西美展铜奖,国画《争雄》更是入选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群星奖”美展。

为了画出更真实的柳城,他常年背着画具走村串寨。古砦的老屋、太平的山谷、沙埔的溪涧,他不知走了多少遍。“出门见景,心里马上就有构图。”几十年下来,他对柳城的每一处地貌、每一片山林都了如指掌。

2016年,55岁的他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意外的事——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师从朱零研习国画山水。那半年,他过着“画室—出租屋”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画到晚上十点,画室关门了,他回到住处还要把画毯铺在床上继续练。第二年,他又进入中国水彩(国际)高研班,在蒋振立导师指导下精进技艺。“年纪大了,不代表学不动了。”他笑着说,“只要还能拿笔,就得一直学。”

退休后的覃周道并未停下艺术探索的脚步。2022年正式告别文化馆岗位后,他反而更加专注于创作与传承。他注册多个线上书画学习平台,潜心聆听当代美术大师的课程,从花鸟到山水,从传统笔墨到现代构图,“见到有趣的好玩的就跟着学”。他笑称自己是“网络时代的老学生”,希望将各家精髓融会贯通,不断突破自我。

覃周道始终坚信艺术源于生活、归于人民。他坚持在社区公益美术班义务授课,教孩子画树,教老人调色。他创办的柳城县美术协会,如今已成了当地艺术爱好者的“家”。县里每年举办的书画展,也成了小城的一道文化风景。“我只是希望有人能接下这支笔,去发现、去表达柳城的美。”他说。

眼下,柳州市第八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柳城举办。覃周道正忙着整理近年来描绘柳城山水、村寨风貌的画作,准备在大会期间展出,用笔墨向八方宾客展现家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