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孙红梅的民族团结进步梦
来源: 市民宗委
发布日期: 2020-04-02

2012年12月,甫逾不惑之年的孙红梅,调任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初来乍到,她即深入调查,摸清“家底”。全校24个教学班,教职员工70人。学生128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61人,分别有壮族、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仫佬族等,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3.8%。了解全校师生的现状后,她和校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决定秉承“让每个学生茁壮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成长、自由飞翔”作为校训,把“传承民族文化、创建和谐校园”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及亮点,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先争优活动、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将民族团结教育“润”入校园环境、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当中,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

1.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氛围

孙红梅深知,校园文化是学校风格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她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着力营建民族文化特色校园,使之成为高品位的优美环境,以环境育人,让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内随处可见充满民族性、教育性、人文性、艺术性的景观文化,浓郁的民族元素和校园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民族团结教育沁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内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壮乡舞韵”壁画,土红色颜料绘制了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态,让学生如同来到壮族的艺术瑰宝——“花山崖壁画”之中,感受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操场左侧的民族团结“和谐号”动车宣传板报,以动车车厢构图,每一节车厢分别以各民族服饰、特点、美食等为主要内容,内容丰富详实,形式生动活泼,拉近学生与各民族的距离。学校每个班级都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教室环境结合本班级民族的民风服饰、建筑、民俗和风土人情来进行布置,富含民族元素的班级构成了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展厅集收藏、展示、教育、对外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包括“民风民俗立体墙”、师生作品展示两部分区域。“民风民俗立体墙”展示的是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庆、图腾、服饰等内容,给学生直观的直觉冲击,更直观地感受到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博大精深、无比璀璨的中华文明。展示厅展示的是师生创作的民族童谣、风情摄影、活动剪影、手抄报、绘画、书法等作品。展示的内容和作品彰显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师生们用多彩的画笔、灵巧的双手共同“畅想中国梦,传承民族情”。学校建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厅汇聚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本土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民族服饰和让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技艺、民族风情等,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在草药园里,让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中草药的医用、药用价值,激发他们探寻祖国医学宝藏的兴趣。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媒体平台向师生、家长广泛宣传“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常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有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在确保教学时间、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孙红梅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使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品德与社会》向学生介绍祖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发展和成就等相关内容,增进各族学生对祖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另外,每班每周开设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一年级、二年级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壮族常识》本校教材;三年级、四年级则以国家教材《中华大家庭》为授课内容;五年级、六年级以国家教材《民族常识》为授课内容。自编的《壮族常识》本校教材,以衣、食、住、行、礼、艺为主线,从“人文篇”和“生活篇”着手,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壮族的历史,触摸壮族语言文字、认识壮族名人、感受壮族艺术魅力、五彩的壮族世界、别具风味的壮族美食、多彩的节庆文化等。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通俗易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实践性。通过授课,加强了学生对民族知识的了解,强化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从而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自觉遵守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

此外,学校每周四下午增设“民族多元文化体验”拓展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内容丰富,不仅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还务实创新,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壮语班、趣味民族风俗研究班、民族服饰欣赏班、毛笔书法班等,扩大学生的求知领域,提升文化底蕴;舞龙舞狮、滚铁环、走板鞋、打陀螺、抛绣球、踩高跷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塑造阳光身心,健康体魄;民族特色手工,民族花纹十字绣、民族剪纸、民族饰品设计制作、民族娃娃制作、民族手绘画、手工编织、纸碟绘画、吸管手工画、服装设计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提高审美情趣;民歌班、民歌炫舞班、民族舞蹈班、民族乐器社团,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民族美食班、民族草药识别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增强健康养生知识;民族图像合成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传承与创新中引领学生成长。30多个民族文化特色学习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殿堂。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营造了“平等、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师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3.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浇出了喜人的硕果。经孙红梅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终于在群芳之中绽放。2016-2017年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先后荣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模范单位等光荣称号。孙红梅被评为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模范个人、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与此同时,学校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标兵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九大和谐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文明校园、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巾帼文明岗、市师德先进学校、市科研先进单位、市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获得优秀成果展评一等奖。

2019年9月27日,是孙红梅终生难忘的一天。这天,她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北京参加国务院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一个多月过去了,她仍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思绪万千。习近平主席的话还在她耳际萦绕,她经常跟师生们说,习近平主席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她号召师生们不要在成绩面前却步,要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实做好,不辜负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

孙红梅的民族团结进步梦

来源: 市民宗委  |  发布日期: 2020-04-02 17:27    |  作者: 覃快乐

2012年12月,甫逾不惑之年的孙红梅,调任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初来乍到,她即深入调查,摸清“家底”。全校24个教学班,教职员工70人。学生128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61人,分别有壮族、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仫佬族等,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3.8%。了解全校师生的现状后,她和校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决定秉承“让每个学生茁壮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成长、自由飞翔”作为校训,把“传承民族文化、创建和谐校园”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及亮点,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先争优活动、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将民族团结教育“润”入校园环境、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当中,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

1.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氛围

孙红梅深知,校园文化是学校风格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她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着力营建民族文化特色校园,使之成为高品位的优美环境,以环境育人,让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内随处可见充满民族性、教育性、人文性、艺术性的景观文化,浓郁的民族元素和校园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民族团结教育沁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内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壮乡舞韵”壁画,土红色颜料绘制了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态,让学生如同来到壮族的艺术瑰宝——“花山崖壁画”之中,感受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操场左侧的民族团结“和谐号”动车宣传板报,以动车车厢构图,每一节车厢分别以各民族服饰、特点、美食等为主要内容,内容丰富详实,形式生动活泼,拉近学生与各民族的距离。学校每个班级都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教室环境结合本班级民族的民风服饰、建筑、民俗和风土人情来进行布置,富含民族元素的班级构成了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展厅集收藏、展示、教育、对外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包括“民风民俗立体墙”、师生作品展示两部分区域。“民风民俗立体墙”展示的是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庆、图腾、服饰等内容,给学生直观的直觉冲击,更直观地感受到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博大精深、无比璀璨的中华文明。展示厅展示的是师生创作的民族童谣、风情摄影、活动剪影、手抄报、绘画、书法等作品。展示的内容和作品彰显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师生们用多彩的画笔、灵巧的双手共同“畅想中国梦,传承民族情”。学校建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厅汇聚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本土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民族服饰和让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技艺、民族风情等,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在草药园里,让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中草药的医用、药用价值,激发他们探寻祖国医学宝藏的兴趣。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媒体平台向师生、家长广泛宣传“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常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有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在确保教学时间、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孙红梅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使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品德与社会》向学生介绍祖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发展和成就等相关内容,增进各族学生对祖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另外,每班每周开设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一年级、二年级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壮族常识》本校教材;三年级、四年级则以国家教材《中华大家庭》为授课内容;五年级、六年级以国家教材《民族常识》为授课内容。自编的《壮族常识》本校教材,以衣、食、住、行、礼、艺为主线,从“人文篇”和“生活篇”着手,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壮族的历史,触摸壮族语言文字、认识壮族名人、感受壮族艺术魅力、五彩的壮族世界、别具风味的壮族美食、多彩的节庆文化等。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通俗易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实践性。通过授课,加强了学生对民族知识的了解,强化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从而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自觉遵守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

此外,学校每周四下午增设“民族多元文化体验”拓展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内容丰富,不仅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还务实创新,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壮语班、趣味民族风俗研究班、民族服饰欣赏班、毛笔书法班等,扩大学生的求知领域,提升文化底蕴;舞龙舞狮、滚铁环、走板鞋、打陀螺、抛绣球、踩高跷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塑造阳光身心,健康体魄;民族特色手工,民族花纹十字绣、民族剪纸、民族饰品设计制作、民族娃娃制作、民族手绘画、手工编织、纸碟绘画、吸管手工画、服装设计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提高审美情趣;民歌班、民歌炫舞班、民族舞蹈班、民族乐器社团,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民族美食班、民族草药识别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增强健康养生知识;民族图像合成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传承与创新中引领学生成长。30多个民族文化特色学习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殿堂。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营造了“平等、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师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3.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浇出了喜人的硕果。经孙红梅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终于在群芳之中绽放。2016-2017年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先后荣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模范单位等光荣称号。孙红梅被评为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模范个人、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与此同时,学校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标兵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九大和谐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文明校园、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巾帼文明岗、市师德先进学校、市科研先进单位、市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获得优秀成果展评一等奖。

2019年9月27日,是孙红梅终生难忘的一天。这天,她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北京参加国务院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一个多月过去了,她仍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思绪万千。习近平主席的话还在她耳际萦绕,她经常跟师生们说,习近平主席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她号召师生们不要在成绩面前却步,要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实做好,不辜负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