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宣传教育
中国共产党柳城历史———中共柳城县支部的成立与解散
来源: 柳城县史志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9-12

抗战期间,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逼近广西。广西桂系当局为了依靠青年学生宣传、动员群众支援前线作战,抵御日本入侵广西,于1938年11月组建了广西学生军。柳城县立国民中学的侯信、李星荣、谢树琼、吴彦等一批青年学生弃学投笔从戎,于1938年10月中旬,离开国中参加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到抗日前线。1940年11月12日,部队在广西隆安县整编时,侯信由中共党员梁林、吴赞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11月,日军撤出广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桂系公开追随蒋介石反共,政治形势急剧逆转。6月,广西当局下令解散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三届广西学生军被迫解散后,学生军中的党员大部分到广西合作人员训练班受训,一部分到三青团各县分团部、十六集团军政工队、《曙光报》社、学生军通讯处工作,有的返回学校继续上学。侯信经组织同意,从学生军回家转到柳城县立国中复学读书。他把从学生军带回的进步书籍借给同学们阅读,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

同年9月,广西第三期合作人员训练班结束。韦世刚、黄菊芳、毛献明(女,组织关系未转来柳城)、曾宏春(组织关系未转来柳城)等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罗炳忠、黄元汉等约20人来到柳城。韦世刚、毛献明等在县合作室工作,其余分别到东泉、沙埔、太平、洛崖、大埔等任合作指导员。他们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继续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0月,中共党员陶保宁因身份暴露即从融县转到柳城国中隐避,在国中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1月,中共柳州市委负责人路璠写信给陶保宁,介绍韦世刚、侯信两人的组织情况。陶保宁、韦世刚、侯信3人接上了组织关系。12月,中共柳城县支部在凤山镇成立,柳州市委指定韦世刚任支部书记,侯信、陶保宁任委员,这就是柳城县第一个中共支部。

柳城县党支部成立后,主要任务是培养对象,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宣传救亡活动。不久在东泉合作指导室,经黄菊芳、韦世刚介绍,吸收合作指导员罗炳忠入党。三人成立党小组,负责人韦世刚。随后在太平合作指导室吸收指导员黄元汉入党。1942年下半年,侯信、梁一凡、黄元汉3名党员在太平建立党小组,组长由黄元汉担任。党小组建立后,黄元汉以合作社指导员的身份,在信用社借贷扶助农民搞好生产。侯信则利用其堂兄侯乔送在乡公所任乡“农民协会”会长这个关系,并以乡公所名义公开提出“二五”减租、减息,把乡、村粮仓的稻谷,低息借给农民作种子和度荒,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搞好生产,支援前线抗日。

为了广泛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支部决定把在柳城县工作的原学生军人员组成“学生军同学会”。根据国共联合统一抗战的精神,要求同学会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在所在的乡镇开展抗日活动,在凤山、东泉、上雷、太平、大埔、洛崖等乡镇成立了抗日宣传队,组织上街宣传。1942年暑假期间,在侯信的倡议下,黄元汉等人把太平街及附近暑假回乡的师生和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文化体育协会”(简称文体会),开办夜校,夜校校址设在太平街南门炮楼。设升学实习班和成年习字班,由放暑假的教师义务教学。同时成立篮球队和抗日宣传队,宣传队圩日上街宣传、出墙报、贴标语、喊口号。所需经费由会员乐捐,侯信带头报名捐大米40市斤,他还提供进步书刊给同学们阅读,向他们传播革命思想。

1942年7月9日,军警特务在桂林大肆搜捕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和桂林市党组织的成员。省工委副书记苏蔓、妇女部部长罗文坤、南委驻广西特别交通员张海萍以及一些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被捕,史称“七九事件”。桂林七九事件发生后,整个广西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广西各级党组织多数受到了破坏,大部分党员撤退到反动统治较为薄弱的广大农村,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为了适应复杂的斗争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决定撤销柳州市委机构,各基层组织亦撤销,一律改为单线联系,确保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在柳城,国民党柳城县政府开始怀疑学生军人员。逮捕了在县府会计室任办事员的学生军人员毛献明,随后逮捕在洛崖乡任合作指导员的学生军人员曾宏春,12月底又逮捕在柳城国中任职的中共柳城县支部成员陶保宁。因陶供出组织关系,致使中共柳城县支部书记韦世刚遭到国民党柳城县政府的追捕。由于侯信接到情报后及时通知,在沙埔合作指导室检查工作的韦世刚得以安全撤离。经此重创。中共柳城县支部的成员中一人被逮捕、二人被通缉,支部停止了活动,不复存在。在柳城县工作的原学生军成员不久也先后撤出柳城,转移到其他地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在柳城的活动,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在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后来柳城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柳城历史———中共柳城县支部的成立与解散

来源: 柳城县史志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3-09-12 11:30    |  作者:

抗战期间,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逼近广西。广西桂系当局为了依靠青年学生宣传、动员群众支援前线作战,抵御日本入侵广西,于1938年11月组建了广西学生军。柳城县立国民中学的侯信、李星荣、谢树琼、吴彦等一批青年学生弃学投笔从戎,于1938年10月中旬,离开国中参加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到抗日前线。1940年11月12日,部队在广西隆安县整编时,侯信由中共党员梁林、吴赞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11月,日军撤出广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桂系公开追随蒋介石反共,政治形势急剧逆转。6月,广西当局下令解散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三届广西学生军被迫解散后,学生军中的党员大部分到广西合作人员训练班受训,一部分到三青团各县分团部、十六集团军政工队、《曙光报》社、学生军通讯处工作,有的返回学校继续上学。侯信经组织同意,从学生军回家转到柳城县立国中复学读书。他把从学生军带回的进步书籍借给同学们阅读,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

同年9月,广西第三期合作人员训练班结束。韦世刚、黄菊芳、毛献明(女,组织关系未转来柳城)、曾宏春(组织关系未转来柳城)等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罗炳忠、黄元汉等约20人来到柳城。韦世刚、毛献明等在县合作室工作,其余分别到东泉、沙埔、太平、洛崖、大埔等任合作指导员。他们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继续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0月,中共党员陶保宁因身份暴露即从融县转到柳城国中隐避,在国中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1月,中共柳州市委负责人路璠写信给陶保宁,介绍韦世刚、侯信两人的组织情况。陶保宁、韦世刚、侯信3人接上了组织关系。12月,中共柳城县支部在凤山镇成立,柳州市委指定韦世刚任支部书记,侯信、陶保宁任委员,这就是柳城县第一个中共支部。

柳城县党支部成立后,主要任务是培养对象,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宣传救亡活动。不久在东泉合作指导室,经黄菊芳、韦世刚介绍,吸收合作指导员罗炳忠入党。三人成立党小组,负责人韦世刚。随后在太平合作指导室吸收指导员黄元汉入党。1942年下半年,侯信、梁一凡、黄元汉3名党员在太平建立党小组,组长由黄元汉担任。党小组建立后,黄元汉以合作社指导员的身份,在信用社借贷扶助农民搞好生产。侯信则利用其堂兄侯乔送在乡公所任乡“农民协会”会长这个关系,并以乡公所名义公开提出“二五”减租、减息,把乡、村粮仓的稻谷,低息借给农民作种子和度荒,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搞好生产,支援前线抗日。

为了广泛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支部决定把在柳城县工作的原学生军人员组成“学生军同学会”。根据国共联合统一抗战的精神,要求同学会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在所在的乡镇开展抗日活动,在凤山、东泉、上雷、太平、大埔、洛崖等乡镇成立了抗日宣传队,组织上街宣传。1942年暑假期间,在侯信的倡议下,黄元汉等人把太平街及附近暑假回乡的师生和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文化体育协会”(简称文体会),开办夜校,夜校校址设在太平街南门炮楼。设升学实习班和成年习字班,由放暑假的教师义务教学。同时成立篮球队和抗日宣传队,宣传队圩日上街宣传、出墙报、贴标语、喊口号。所需经费由会员乐捐,侯信带头报名捐大米40市斤,他还提供进步书刊给同学们阅读,向他们传播革命思想。

1942年7月9日,军警特务在桂林大肆搜捕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和桂林市党组织的成员。省工委副书记苏蔓、妇女部部长罗文坤、南委驻广西特别交通员张海萍以及一些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被捕,史称“七九事件”。桂林七九事件发生后,整个广西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广西各级党组织多数受到了破坏,大部分党员撤退到反动统治较为薄弱的广大农村,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为了适应复杂的斗争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决定撤销柳州市委机构,各基层组织亦撤销,一律改为单线联系,确保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在柳城,国民党柳城县政府开始怀疑学生军人员。逮捕了在县府会计室任办事员的学生军人员毛献明,随后逮捕在洛崖乡任合作指导员的学生军人员曾宏春,12月底又逮捕在柳城国中任职的中共柳城县支部成员陶保宁。因陶供出组织关系,致使中共柳城县支部书记韦世刚遭到国民党柳城县政府的追捕。由于侯信接到情报后及时通知,在沙埔合作指导室检查工作的韦世刚得以安全撤离。经此重创。中共柳城县支部的成员中一人被逮捕、二人被通缉,支部停止了活动,不复存在。在柳城县工作的原学生军成员不久也先后撤出柳城,转移到其他地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在柳城的活动,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在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后来柳城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