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第八届“十佳文明市民”评选
评选公告:
今年4月以来,我县开展了第八届“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各乡镇、各单位推选出23位候选人参加评选。经基层单位推荐、组委会评审、考核并征求县委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意见,组委会初步确定毛龙英等15位同志作为柳城县第八届“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正式候选人,他们有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工人、有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有热心公益的退休职工,在这15名正式候选人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和奉献,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如何,但他们千方百计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柳城的社会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县城和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以真诚和执着高扬主旋律、诠释真善美,境界崇高,催人奋进。
“十佳文明市民”正式候选人简介:
候选人01
毛龙英同志
毛龙英,壮族,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冲脉镇冲恩村党总支部书记。
1985年8月,他与妻子覃秋勤结婚,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敬如宾。10几年来他为两个患类风湿的儿子跑遍广西各大医院,无怨无悔。每年去医院固定住院治疗要花1万多元,夫妻俩勤俭持家,虽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但他常说:“只要他们好好地活着,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生活,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2008年8月任冲恩村支书以来,他主动上门慰问老党员,特困户等,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目前,冲恩村辖8个自然屯,已有6个屯完成村中道路硬化。剩下的上全屯、坛冲屯2个屯也已筹款到位,预计今年内完工;5个屯完成了人饮工程;后全屯、冲甲屯2个屯安装了路灯;4个屯有标准篮球场;冲恩村民委还是柳城县诚信计生示范村。他亲自给12户贫困户的亲戚一一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给予资金支持,使12户危房特困户圆了“楼房梦”。2013年冲甲屯斗牛场场主们因承包租金问题产生纠纷,他不顾自身危险,耐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及时制止了一场群体事件。他所在的冲甲屯全村修水泥路已修了三分之二,但自家门口至今还没有修水泥路。2011年,他在村里带头种芋头,亩产4000多斤,收入近万元,现在全村共有40多户种植芋头,群众增加了收入,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上修了水泥路,群众思想觉悟也提高了。过去,镇政府下村屯挂钩的干部都不愿去冲甲屯,现在却都争抢着挂钩该屯。
近三年来,由于工作突出,他2009-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获“柳城县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获村干部绩效考核第一名。
候选人02
王燕萍同志
王燕萍,汉族,1961年出生。现任柳城中学高级英语教师。
她坚守教育岗位32年,带了14届毕业班。她热衷教育事业,愿意和学生一起体会社会,体验人生。学校领导多次征求她的意见,希望她担任政教处主任、教研组长等职务,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认为能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人民教师,就是工作的最大回报。对别人的赞扬,她总是一笑而过。学生一提起她,更是赞不绝口,都以作为她的学生而自豪,她有气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她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周围所有的人。她“热情奔放”,为人和善,热爱生活,“以激情让课堂燃烧出别样的美丽”,积极昂扬的工作生活状态,令人神往。她“学高为师”,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创设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成绩显著:2010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 2011年获县级“优秀教师”;2012年获县级“十佳师德标兵”;2013年获区级“西部TEFL项目”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 论文《B-Slim理论与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选择》获区级一等奖。
她“身正为范”,关爱学生,不计个人得失、无条件地为学生付出力所能及的一切;提携青年教师,培养了大批教育骨干。凭着一种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辛苦耕耘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候选人03
韦仁志同志
韦仁志,壮族,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柳城县国税局、稽查局副局长。
在工作中,他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努力学习税收、会计专业知识,及时加强对新税收政策、法规的学习,注重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认真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对案件违法事实的类型及政策依据进行归纳整理。在多年的检查工作中,他始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不动摇,敢于碰硬,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他严格执法,规范服务,将稽查服务的触须延伸到稽查执法的各环节,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在税企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促进了稽查工作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促进了稽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这是他做人的准则。作为稽查人员,他始终把廉政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党性原则,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廉政问题摆在稽查的首位。他勤奋好学,工作严谨,业务精通,清正廉洁,被同时誉为业务能手,办案高手。
2011、2012年荣获市局“三等功”、2012年获市国税系统“十大税收卫士”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区国税系统“税收稽查能手”2010、2011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2012年参加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考试获区局嘉奖。
候选人04
刘合梅同志
刘合梅,汉族,1973年出生,柳城县大埔镇城北社区群众。
结婚以来,她一直发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恪守孝道,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家中瘫痪的婆婆和低智商无生活能力的丈夫的哥哥。
2004年初她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丈夫,丈夫家境贫穷,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只留下低智商的哥哥和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百年祖屋,但这些并没有吓倒她,丈夫勤劳肯干的美德深深打动了她。婚后她和丈夫两人齐心协力把这个贫穷的家庭支撑下来。平时靠丈夫在外打临工短工和政府的救助金供日常开销,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整个家显得非常温馨、和谐安详。
她对低智商无生活能力的丈夫的哥哥从不嫌弃,厚道仁义地对待;对瘫痪不能自理的婆婆恪守孝道,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起居生活。夫妻俩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退缩,她从无怨言的早出晚归,几年如一日的照料这个家。她和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凡是邻居有什么需要她都会热心帮忙,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好事。她诚实待人,从不说三道四,待人和谐可亲,笑容满面,邻居们都夸她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是孝老爱亲的好模范!
她,没有强壮的身躯却挑起了家里所有家务和照顾家人的两幅重担;她,没有豪迈的言语却用乐观坚强在风雨中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她就是这样一个孝老爱亲、可爱可敬的人!
2012年荣获2011-2012年度“柳州市和谐家庭标兵户”;2012年荣获自治区“孝老爱亲”的提名奖。
候选人05
朱有生同志
朱有生,汉族,1976年出生,柳城县沙埔镇六广村人,现为沙埔镇红马山休闲景区老板。他为人正直憨厚、忠诚老实、工作踏实且能吃苦耐劳,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在旅游开发的道路上敢于创新,2008年,他与众多农民工一样返回家乡。返乡后他立志在家乡创业。在镇党委、镇团委的帮助扶持下,经多方集资和贷款后,2009年于沙埔镇六广村山田屯河洲岛建起主要经营餐饮,旅游等娱乐项目,总资产170万元的柳城县沙埔镇红马山休闲山庄。为了山庄的生存和山庄众多员工的生计,他几次奔赴桂林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学习他人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山庄的环境资源特点增加了漂流、观赏桃花等娱乐项目。经过一番的努力经营,农庄效益好了起来。从一个山庄成为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于2012年获得国家AAA级景区荣誉称号。他以庄促农,助村民增收,鼓励山庄周边村屯的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山庄餐饮提供果蔬原料,拉动了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带动了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和乡村经济的互动发展,从而走上了旅游与“三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在创业成功后他并没有忘记家乡父老,2010年他捐资30000元给村中修建了一条的路,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优化资源,创新模式,把眼光向前、向远看,让景区更升一级,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技术工作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荣获柳城县“创业示范户”称号;2010年度柳州市返乡农民工创业能手; 2010年荣获柳州市“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2011年8月获得柳城县希望工程爱心企业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柳州市第四届青年设计方案大赛一等奖。
候选人06
乔德标同志
乔德标,壮族,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柳城县疾控中心主任。
他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履行岗位职责,是干部中的好榜样。他勤奋好学,知识面广,熟悉专业学科新进展、新动态,积极吸收新知识、新方法,坚持参加各类医学继续教育活动,1999年以来参加了各种中、大型学术活动十余次。同时还参加了柳州市疾控开展《柳州市结核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研究,对重要业务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撰写业务论文,在省级发表医学论文4篇和综述1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他作为本县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专家,工作踏实,带领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先后参加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1年马山乡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以及太平镇中学和寨隆中学风疹疫情、2012年龙江河镉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与控制工作,在其中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柳城经济建设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在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控工作中,他全力投入到知识推广中,前后培训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骨干、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村医、县防艾办成员单位业务人员、学校教师、学生、乡镇干部、村干等各个层次人员共2000多人次。他不但工作出色,在生活上也勤俭节约,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是干部中的好榜样。
2010年荣获广西区卫生厅授予2005-2010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先进工作者;2012年荣获柳州市卫生局授予免疫规划先进个人和2012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先进个人;2012年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候选人07
全新花,汉族,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龙头镇大山槽人,现任龙头镇龙头村委会副主任。
现实生活中的她,三代同堂,11口之家,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婆媳关系融合,邻里团结,遇事谦让,从不搬弄是非,常以自家财物接济他人,急他人之急,以助人为乐。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政府和群众分忧解难,常年义务照顾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人称“爱的天使”。
2006年,她借资贷款办起了自己的养猪场,开始自己人生的创业之路。同村的妇女看着她红红火火地开创自己的事业,也纷纷跟着学,热心的她毫无保留地在资金、技术上帮助她们,带着她们走上养殖致富之路。2011年,她在群众的拥护下当选为龙头村委会的副主任。当上“村干部”的她义无反顾地关掉了自己收入颇好的门面,并辞掉在联通公司的兼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她在走访所挂村屯时,有几户人家的小孩守着空荡荡屋子的情景使她的心情感到沉重和不安。一双双孤独、无奈、企盼的双眼使她彻夜难眠。经过统计,仅龙头村委会和龙头社区就有留守儿童65年以来,她义务照顾着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奔走呼吁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的行列中来,用自己的行动和伟大的母爱为留守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色的天空,让一个个孤单、幼小的心灵不再因爱的缺失而感到忧伤。
<span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font-family: 宋体;font-size: 16px" new="" "times="" roman";="" times="" ar-sa"="" zh-cn;="" en-us;="" 1.0pt;="">候选人09
何秀玲同志
何秀玲,汉族,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对河村妇女执委,塘进屯桑蚕协会会长,塘进屯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理事长,凤山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1998年,她发动村里的8户农民种桑养蚕,随着种桑养蚕户越来越多,她因势利导成立了养蚕协会,并放弃在农场做技术管理员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指导村民养蚕,传授养蚕技术,把村里的养蚕产业做大做强。此后10余年,她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引进良种桑苗,使桑叶和蚕茧优质高产,另一方面她利用与桂中蚕种场的良好关系,使塘进屯成为蚕种场的种桑基地,进一步增加养蚕农民的经济收入,更加带动了全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2012年,塘进屯的养蚕户由1998年的8户发展到197户,养蚕收入580多万元,桑蚕业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010年她当选为塘进屯村民小组班子成员,她和其他村小组成员带领全体村民投入新农村建设中,塘进屯在2011年被评为柳州市第六届“十大美丽乡村”,2012年荣获自治区和谐村屯称号、自治区文明村称号。她从2010年开始担任塘进屯文艺队队长,用文艺宣传党的政策,开展道德文明教育, 2011年塘进屯文艺队被评为柳州市优秀村屯文艺队,2012年荣获柳城县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佳文艺队。虽然身兼多职,但在日常生活中她乐于助人,作为村妇女执委,经常帮忙调解村民家庭矛盾纠纷,作为乡镇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职,深入群众,急民所需。
候选人09
李志生同志
李志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柳城华侨农场侨联主席。
他时刻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4年来,积极协调处理涉侨矛盾纠纷86起。此外,他积极开展维侨护侨工作,坚持每年做好上门探访制度,不定期组织人员到侨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侨眷的家庭困难,倾听侨眷的心声。及时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慰问活动,侨眷家中如有丧事,他都会亲自去帮忙处理丧事,帮忙写悼词、开追悼会,除了带去农场的慰问和慰问金外,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也都会送上自己的一份帛金,以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任侨联主席5年以来,他积极联系团结归侨侨眷,一旦有归侨侨眷及其家属生病住院,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慰问,他共走访困难侨眷及慰问患病住院职工443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12万多元。他积极联系团结农场归侨侨眷,积极向他们宣传党中央以及政府的各类方针政策,同时争取一些爱国人士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的资金支持和物质帮助。2008年,他积极争取到一帮热心公益事业的台湾同胞的资金赞助,总共投资了八九万元人民币到农场的道路交通建设,完成了一分场将近一公里的建设。2009年,他联系香港、印尼的华侨联谊会到农场进行参观考察,增进了农场与海外的联系、促进了各方面的交流。他还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积极向社会各界及农场给以成绩优异的归侨子弟发放奖学金5万多元。
任职期间他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2009年荣获区侨务先进工作者,2011年荣获柳城华侨农场优秀党员,2012年荣获柳城县优秀侨务工作者,并先后被选举为柳城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柳州市第十届侨联常委。
候选人10
肖祖元同志
肖祖元,汉族,1936年出生,柳城县东泉镇退休干部,原任柳城县东泉镇史志办主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老体协主席。
他从2001年起至2011年8月,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工作完成了《东泉镇志》史志编纂工作。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深入到基层当中寻找线索和材料。这位七旬老人,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等多种疾病,还患有严重的双膝退形性病变,双腿发软,走路、上下楼都要强忍着疼痛,严重时甚至连腿都无法伸直。可他从没有因病痛停下过手中的工作。在编纂史志的同时,还负责东泉镇关工委工作。有一次,他听说经常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心里非常着急,并多次来到网吧调查走访,然后撰写调研报告,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那几家网吧很快就受到了处罚,未成年人到网吧上网的现象被杜绝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泉人,他心里头一直惦记着东泉镇没有歌圩这个事。并积极向上级打报告争取经费,找商会和企业家拉赞助,和村委会干部寻找协商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对河村谢家码头建起了东泉镇的山歌舞台,修建了观众席、凉亭,种上了观赏植被。
候选人11
严俊继同志
严俊继,汉族,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柳城县柳城糖厂制炼车间煮糖工段工段长。1995年他来到柳城糖厂制炼车间,这一干就是16年。他对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对技术更是精益求精。员工们对他的评价是:技术一流、认真负责、扎实肯干、点子颇多。他除了有“金点子专家”的称谓外,在工作中还因为技术一流,大家还给他一个“严老大”的称谓。自入柳城糖厂工作以来,不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还是班长、工段长,他都能以学习型和技能型的员工为目标来要求自己,不仅努力学习岗位操作技能,在管理工作中更是大胆管理,善于开动脑子想问题。在生产和班组遇到的问题时,及时组织员工进行探讨,并对大胆对设备进行小改革、小改造。他在煮糖工段工作的时间里,相继组织员工的做了快速安装22㎜的黄油盘根工具、煮糖罐内衬不锈钢板、制作助晶箱边洗水环管、用10㎜圆钢弯成弧形制成省力扳手等小改造、小革新工作,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共为厂里节约资金22万多元,得了领导和工友们的一致好评。
他的一个个“金点子”破解了工作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连续多年获得该厂先进个人称号、集团公司先进标兵的称号外,2012年5月还被评为柳州市劳动模范。他在柳城糖厂煮糖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用刻苦钻研、严谨负责、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为柳城糖厂的员工们做出了表率,以自己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着不平凡的风采,用他的诚信和热情谱写了文明和谐的甜蜜之歌。
候选人12
罗家礼同志
罗家礼,壮族,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柳城县人民法院凤山人民法庭副庭长。
自2005年5月到柳城县人民法院凤山人民法庭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
他立足本职岗位,在基层恪尽职守,处理群众纠纷经验丰富,工作量大,日均1案件以上,他以过硬的专业业务素质办案,负责立案审查庭里所有案件,把关水平高,廉洁自律,多年来零投诉,零工作失误。
2008年以来,他秉持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共接待群众4000余人次,立案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412件,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辖区立案信访工作。5年来,他独任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745件,结案745件,结案率100%,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平均结案时间为45日;其中调解525件,撤诉64件,调撤率近80%。他耐心、细心调解群众纠纷,坚持可以庭外调解的就绝不上法庭,不用法律判决,工作得力,成绩显著。先后荣获2010年度全市法院“调解能手”,2012年度全市法院“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
候选人13
罗凌梅同志
罗凌梅,壮族,1972年出生,现任柳城县寨隆镇中学高级教师。工作上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班主任,还是现实生活中“孝老爱亲”的典范。
她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长期担任班主任兼英语组教研组长,经常担任毕业班英语教学,2012年、2013年所教的毕业班英语中考平均分列全县乡镇前三名的好成绩。她模范践行家庭美德,孝敬父母,长期悉心照料体弱多病的双方老人,使他们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她婆婆患上类风湿病多年,她就带着婆婆四处************,缓解老人的疼痛。她不顾住房拥挤,将年迈体弱的父母接来与自己同住,悉心照料。父亲不幸摔断了右手臂,她不仅及时带父亲就医,而且还想方设法将原中医院有名望的老中医请到家中精心为老父亲治疗,使父亲很快伤愈。大侄子肝破裂住院,她精心照顾了近一个月。
她用心经营家庭生活,她们一家是学校里有名的“五好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优异。她不仅工作上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而且还是出名的贤妻良母,她总揽家里的大小事务,照顾好孩子、老人,让爱人得以安心工作。
“家和万事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在年度考核中8次被评为优秀等级, 2010年夫妻双双获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四次获得柳城县人民政府的嘉奖。2011年分别获国家级、区级论文一等奖。她还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0年被先后被评为“柳州市德育先进教师”、“柳州市爱生模范”。她所撰写的教育论文有23篇获国家区级、市级、县级奖,2012年11月,她的散文《蚕》获得柳州市第七届“升禾”杯散文大赛一等奖。
候选人14
梁灿毅同志
梁灿毅,壮族,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柳城县公安局太平派出所民警。
参加工作以来,他认真履行人民警察工作职责,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于律己、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严厉打击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仅2012年,梁灿毅共参与辖区刑事案件80多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3人,强制隔离解毒9人,查处黄、赌、毒等治安案件26起,全年辖区内刑事案件比2011年下降50%,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在注重打击破案的同时,他还加强追赃工作,及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12年追回被盗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共15辆,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5万元。他用心用情,融入基层,深入群众,开门评警,开通便民通道,了解群众所需、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被群众称为“雷锋式”警察。他廉洁奉公,大公无私,不枉法裁判,没有办过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一颗忠诚为民的心,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一名普通公安民警恪尽职守、献身公安事业的精神。
他2012年度获广西公安厅“全区优秀人民警察”和全区公安机关“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柳州市公安局“雷锋式”警察荣誉称号。
候选人15
潘善吉同志
潘善吉,仫佬族,1960年出生,现任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小学教师。
他自1979年高中毕业以来就在教学点教书至今,为山村扫盲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爱人的父亲以前是村支书,鼓励他学成后一定回村教书,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后来老支书去世,他爱人当时才8岁,他下定决心等这个小女孩长大,娶她为妻,照顾她们孤儿寡母,同时也要完成她父亲的嘱托--扎根山区教书。就这样,他在艰苦的条件下无怨无悔认真从教了三十四载。
他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自己挑水、搬泥打砖,筹备机器建成了四间水泥砖、杉木红瓦结构的教室。用卖自家牛的钱为学校购买了一台录音机、食堂餐具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家境贫寒,爱人因为几年内挑重担赶山路过多得了骨头坏死症,瘫痪至今已经20余年。母亲因为腰椎骨质增生延误治疗落下腿脚残疾,他不离不弃,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虽然12个学生全部是留守儿童,但是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每天中午坚持给他们做“免费午餐”,他还给在学期末获得奖状的学生物资上的奖励。他对学生的关爱已经超出了一个教师的范畴。用自己一生兑现了两个承诺:爱和教育。
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获得柳州市委、市政府“优秀教师”、“龙城好园丁”等称号,广西教育厅授予“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