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柳城这个地方,每年有上万人来打卡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8-22

8月20日,小编走进位于柳城县龙头镇中心小学东南侧的柳州日报社柳城分社旧址,一座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十年的院落静立于乡间。围院外墙上,“一手拿笔 一手拿枪 传播革命精神”十四字铿锵有力,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1944年11月,柳州沦陷。在民族危亡之际,由中共领导的柳州日报社辗转迁至桂北,成立中共柳州日报社特别支部。1945年2月至3月间,报社柳城分社与警卫队相继转移至龙头乡蒙村屯巫伯祥家——即今旧址所在地。在此仅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报社以笔为矛、以枪卫志,出版《柳州日报》130余期,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报道全国抗战形势,传递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消息,有力动员群众投身抗战洪流。

据文物资料记载,该旧址原占地逾1500平方米,现保留南、北两院,面积360余平方米。其选址兼具隐蔽性与实用性:地处偏僻、来往人少,利于安全保密;房屋宽敞、房间众多,具备印刷与办公条件;更有炮楼、枪眼等防御设施,适应战时武装斗争需要。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报社撤离蒙村屯。虽驻留短暂,但播下的革命火种深植于这片土地,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图强。

如今,旧址已被列为“柳城县不可移动文物”,2020年获批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广西第二批革命文物,并已公示为广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柳城近代史的重要实物载体。

近年来,旧址经修缮保护,增设展览室与书报博物馆,陈列当年印刷工具、历史报刊及珍贵文物,年接待参观者逾万人次,已成为柳城县及周边地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热门打卡地。

据悉,2025年柳州市第八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由柳城县承办。柳城县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整合柳城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为柳城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柳城这个地方,每年有上万人来打卡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8-22 11:42    |  作者:

8月20日,小编走进位于柳城县龙头镇中心小学东南侧的柳州日报社柳城分社旧址,一座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十年的院落静立于乡间。围院外墙上,“一手拿笔 一手拿枪 传播革命精神”十四字铿锵有力,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1944年11月,柳州沦陷。在民族危亡之际,由中共领导的柳州日报社辗转迁至桂北,成立中共柳州日报社特别支部。1945年2月至3月间,报社柳城分社与警卫队相继转移至龙头乡蒙村屯巫伯祥家——即今旧址所在地。在此仅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报社以笔为矛、以枪卫志,出版《柳州日报》130余期,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报道全国抗战形势,传递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消息,有力动员群众投身抗战洪流。

据文物资料记载,该旧址原占地逾1500平方米,现保留南、北两院,面积360余平方米。其选址兼具隐蔽性与实用性:地处偏僻、来往人少,利于安全保密;房屋宽敞、房间众多,具备印刷与办公条件;更有炮楼、枪眼等防御设施,适应战时武装斗争需要。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报社撤离蒙村屯。虽驻留短暂,但播下的革命火种深植于这片土地,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图强。

如今,旧址已被列为“柳城县不可移动文物”,2020年获批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广西第二批革命文物,并已公示为广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柳城近代史的重要实物载体。

近年来,旧址经修缮保护,增设展览室与书报博物馆,陈列当年印刷工具、历史报刊及珍贵文物,年接待参观者逾万人次,已成为柳城县及周边地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热门打卡地。

据悉,2025年柳州市第八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由柳城县承办。柳城县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整合柳城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为柳城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