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愿作一束光,照亮农村孩子的前路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10-24

教育最动人的是什么?在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教师唐璇看来,教育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墙上的奖杯与荣誉,而是见证一束束怯生生的微光,慢慢汇聚成暖融融的太阳。

近日,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四年级7班的女生宿舍里,孩子们兴奋地簇拥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高兴地向她讲述这些天班里发生的事情。这位女老师就是唐璇。这天上午,她刚从外地出差返回学校。一周不见,孩子们便按捺不住地将她团团围住了。

1998年出生的唐璇,2020年以特岗教师身份走进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将全部精力投放到了脚下的这片土地。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的学生,不少都是留守儿童,针对这个情况,唐璇在教学上下足功夫,琢磨出了不少实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教学上我不追求短期追分,而是通过‘小目标 强激励’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唐璇介绍说,她执教的班级里,一些孩子基础拼音比较薄弱,有几个孩子拼音都认不全。针对这一情况,她给他们制定一天学习三个拼音的小目标,当他们达成之后,唐璇就给他们盖一个特色小印章,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上,她也会设计一些分层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回答。

这些能印出“有进步 继续努力 我会暗中观察”“答应我 认真一点”“万众瞩目  最靓的崽”等字样的特色小印章,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自己的课本上盖上小印章,让孩子们有了极大的成就感,对学习也更感兴趣了。

唐璇还立足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巧妙地将“乡土智慧”融入教学创新:认识汉字时,让身边的农作物、熟悉的村落地名成为活教材;学习拼音,她自编儿歌,创设“拼音小火车”游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活跃度也提高了很多。

教学上的用心,只是她深耕的开始。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期间,她策划“乡土主题阅读节”,参与市县级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农村教育的新路径。2023年到柳州市胜利小学进行轮岗交流的她,回来后便担负起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的职责。规范教学流程、指导实习教师、帮扶农村教学点……她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贡献力量。同时,她积极投身学习,多次参加国家级、智慧教育专题培训,为农村语文教学持续赋能。如今,她也是柳北区“三名”工作室——曾铮工作室成员。

面对这些父母远在他乡的孩子,唐璇除在教学上耐心引导,生活上更是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张静丽回忆说:“晚上唐老师经常去我宿舍教我叠被子,说把枕头放的整整齐齐,这样睡得更舒服。”从不会叠被子到整个宿舍整整齐齐,两个女生宿舍还获得了“文明宿舍”的称号,这背后是唐璇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到学生宿舍巡查教导的结果。当孩子们骄傲地举起“文明宿舍”的奖状,要和唐璇合影时,每一张小脸都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不论孩子们在生活上还是学业上取得了进步,唐璇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发送给孩子们在远方务工的父母,这样的温情联系,加强亲子关系,也加强了家校间的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21年指导节目获市级奖项开始,唐璇连续在县级教学质量评比中斩获佳绩,所带班级获评县级“先进班集体”,个人荣获柳城县“优秀教师”称号。在轮岗交流的柳州市胜利小学,她同样表现出色,获得校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班主任”荣誉。今年,她指导的朗诵节目再次在柳城县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获奖,个人也在多项教学技能和经典诵读比赛中名列前茅。

从青涩的特岗教师到成熟的教学管理者,唐璇用五年时间,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化作照亮农村孩子前路的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这沓与课本等高的厚厚的奖状,是唐璇五年间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但唐璇说,她自己也没有数过有多少张,在她看来,荣誉已成过去,而初心,才是她永恒的起点。  

愿作一束光,照亮农村孩子的前路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10-24 08:35    |  作者:

教育最动人的是什么?在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教师唐璇看来,教育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墙上的奖杯与荣誉,而是见证一束束怯生生的微光,慢慢汇聚成暖融融的太阳。

近日,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四年级7班的女生宿舍里,孩子们兴奋地簇拥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高兴地向她讲述这些天班里发生的事情。这位女老师就是唐璇。这天上午,她刚从外地出差返回学校。一周不见,孩子们便按捺不住地将她团团围住了。

1998年出生的唐璇,2020年以特岗教师身份走进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将全部精力投放到了脚下的这片土地。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的学生,不少都是留守儿童,针对这个情况,唐璇在教学上下足功夫,琢磨出了不少实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教学上我不追求短期追分,而是通过‘小目标 强激励’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唐璇介绍说,她执教的班级里,一些孩子基础拼音比较薄弱,有几个孩子拼音都认不全。针对这一情况,她给他们制定一天学习三个拼音的小目标,当他们达成之后,唐璇就给他们盖一个特色小印章,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上,她也会设计一些分层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回答。

这些能印出“有进步 继续努力 我会暗中观察”“答应我 认真一点”“万众瞩目  最靓的崽”等字样的特色小印章,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自己的课本上盖上小印章,让孩子们有了极大的成就感,对学习也更感兴趣了。

唐璇还立足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巧妙地将“乡土智慧”融入教学创新:认识汉字时,让身边的农作物、熟悉的村落地名成为活教材;学习拼音,她自编儿歌,创设“拼音小火车”游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活跃度也提高了很多。

教学上的用心,只是她深耕的开始。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期间,她策划“乡土主题阅读节”,参与市县级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农村教育的新路径。2023年到柳州市胜利小学进行轮岗交流的她,回来后便担负起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的职责。规范教学流程、指导实习教师、帮扶农村教学点……她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贡献力量。同时,她积极投身学习,多次参加国家级、智慧教育专题培训,为农村语文教学持续赋能。如今,她也是柳北区“三名”工作室——曾铮工作室成员。

面对这些父母远在他乡的孩子,唐璇除在教学上耐心引导,生活上更是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张静丽回忆说:“晚上唐老师经常去我宿舍教我叠被子,说把枕头放的整整齐齐,这样睡得更舒服。”从不会叠被子到整个宿舍整整齐齐,两个女生宿舍还获得了“文明宿舍”的称号,这背后是唐璇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到学生宿舍巡查教导的结果。当孩子们骄傲地举起“文明宿舍”的奖状,要和唐璇合影时,每一张小脸都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不论孩子们在生活上还是学业上取得了进步,唐璇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发送给孩子们在远方务工的父母,这样的温情联系,加强亲子关系,也加强了家校间的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21年指导节目获市级奖项开始,唐璇连续在县级教学质量评比中斩获佳绩,所带班级获评县级“先进班集体”,个人荣获柳城县“优秀教师”称号。在轮岗交流的柳州市胜利小学,她同样表现出色,获得校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班主任”荣誉。今年,她指导的朗诵节目再次在柳城县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获奖,个人也在多项教学技能和经典诵读比赛中名列前茅。

从青涩的特岗教师到成熟的教学管理者,唐璇用五年时间,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化作照亮农村孩子前路的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这沓与课本等高的厚厚的奖状,是唐璇五年间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但唐璇说,她自己也没有数过有多少张,在她看来,荣誉已成过去,而初心,才是她永恒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