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往事难忘!柳城老兵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8-06

近日,小编来到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加应屯刘显文家中,只见这位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脊梁挺得笔直,胸前的奖章熠熠生辉。回忆起7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岁月,他的内心依然澎湃,仿佛战争的画面就在眼前。随着老人缓缓的叙述,一段炮火纷飞的往事扑面而来。

1933年,刘显文出生在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一个贫农家庭。1950年,17岁的刘显文参军入伍,服役于陆军柳城县某部队。

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为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拉开抗美援朝的历史大幕。

1952年,时年只有19岁的刘显文跟随大部队踏上了朝鲜土地,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名战士。“作为一名通讯兵,我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前线情报,摸排战场地形与敌情,成为人民志愿军作战的‘传声筒’。”刘显文说道。在执行任务时,他无数次躲避敌人的侦察,将生命置之度外,只为将一线情报传达至上级,守卫阵地,为战争胜利创造先决条件。

据刘显文回忆,当时朝鲜的冬天极为寒冷,食物也极度匮乏,并且当时美军的飞机、大炮多,轰炸机、侦察机不定期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交通道路进行轰炸。但是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情况多么危险,为了能够及时将情报传递出去,刘显文经常是昼夜奔波于各个部队、团部之间传递消息。“有时候一天要跑几十公里去传递情报,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为了能够将情报安全送到,我们还会装扮成放牛娃躲避敌人的侦察。”刘显文笑着说道。

刘显文的听力不太好,即使是在室内交流,也要大声喊出来,可是入朝作战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说起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时,刘显文老人脸上露出了无比凝重的表情。当想起战场上战友们纷纷受伤和倒下时,他的内心无比沉痛。

听完刘显文老人的讲述,大家仿佛都置身于几十年前的战场中,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956年,刘显文选择退伍回到家乡务农。刘显文老人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每天的生活依然很丰富多采。老人喜动不喜静,特别喜爱观看抗战电视剧,平时经常外出散步,闲暇时还会照顾花草。

时间冲淡历史的痕迹,如今,刘显文在家中安享晚年。他说:“战争是残酷的,但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看到祖国日益强大,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往事难忘!柳城老兵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8-06 16:14    |  作者:

近日,小编来到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加应屯刘显文家中,只见这位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脊梁挺得笔直,胸前的奖章熠熠生辉。回忆起7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岁月,他的内心依然澎湃,仿佛战争的画面就在眼前。随着老人缓缓的叙述,一段炮火纷飞的往事扑面而来。

1933年,刘显文出生在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一个贫农家庭。1950年,17岁的刘显文参军入伍,服役于陆军柳城县某部队。

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为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拉开抗美援朝的历史大幕。

1952年,时年只有19岁的刘显文跟随大部队踏上了朝鲜土地,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名战士。“作为一名通讯兵,我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前线情报,摸排战场地形与敌情,成为人民志愿军作战的‘传声筒’。”刘显文说道。在执行任务时,他无数次躲避敌人的侦察,将生命置之度外,只为将一线情报传达至上级,守卫阵地,为战争胜利创造先决条件。

据刘显文回忆,当时朝鲜的冬天极为寒冷,食物也极度匮乏,并且当时美军的飞机、大炮多,轰炸机、侦察机不定期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交通道路进行轰炸。但是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情况多么危险,为了能够及时将情报传递出去,刘显文经常是昼夜奔波于各个部队、团部之间传递消息。“有时候一天要跑几十公里去传递情报,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为了能够将情报安全送到,我们还会装扮成放牛娃躲避敌人的侦察。”刘显文笑着说道。

刘显文的听力不太好,即使是在室内交流,也要大声喊出来,可是入朝作战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说起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时,刘显文老人脸上露出了无比凝重的表情。当想起战场上战友们纷纷受伤和倒下时,他的内心无比沉痛。

听完刘显文老人的讲述,大家仿佛都置身于几十年前的战场中,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956年,刘显文选择退伍回到家乡务农。刘显文老人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每天的生活依然很丰富多采。老人喜动不喜静,特别喜爱观看抗战电视剧,平时经常外出散步,闲暇时还会照顾花草。

时间冲淡历史的痕迹,如今,刘显文在家中安享晚年。他说:“战争是残酷的,但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看到祖国日益强大,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