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这里打响柳城解放第一枪!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8-04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柳城县唯一一个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场革命烈火煅烧的革命老区。1926年,革命的星火在这里开始燎原,古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会组织和革命武装,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而古砦的革命火种就在覃村屯。

覃村屯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中老屋鳞次栉比,屋屋相连、巷巷相通,青砖灰瓦、木门石雕让人目不睱接。炎炎夏日,村前的鱼塘里,满塘的荷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增添了不一样的情韵。

村子的北面,一座青砖黛瓦的老屋静立村中,门上挂着的牌匾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这里是黔桂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76年前,这里传出的枪声点燃了柳城武装解放的烽火;今天,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老屋,正成为凝聚复兴力量的红色地标。

“1926年,古砦仫佬族青年严叔庚被选送到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在柳北地区成立了第一支农民协会,将革命的火种带到了覃村。1949年1月,在柳州以教师身份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的覃村人龙家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向党组织申请回家乡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经批准后,在中共柳(江)柳(城)工委副书记覃宗义指导下,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的地下党员龙家盛,从柳州回到家乡覃村屯,以办“学堂”为名,成立“兄弟会”、“姐妹会”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并加入柳城武工队。1949年8月8日,龙家盛所在的柳城武工队打响了柳城河西武装解放斗争的第一枪,使柳城解放战争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古砦及柳城全县。”

73岁的覃记安向我们讲述了当年的战斗故事。覃记安现在是黔桂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的讲解员之一,自2019年开始,他经常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些战斗故事。他说,父亲覃剑甫当年也是柳城武工队队员,讲述这段历史,是传承父辈革命信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我们今天的生活来得不容易,是用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本。”

作为柳城武工队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的主要场所,覃村学堂在柳城县的解放战争历史中具有独特地位。2014年,政府出资修缮覃村学堂,并按照“学堂”原貌修缮恢复黔桂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以博物馆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再现了红色的村落、战斗的岁月、英雄的人民和如今欢腾的时代。400平方米的场馆设立了5个展区,展出350多份革命史实资料、实物120多件。2015年,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覃村学堂,被确定为第一批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这里已成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每年,都有200多批次约5000人来此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精神的洗礼。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覃村屯的故事有了新的时代回响。在覃村学堂斑驳的墙壁前,在陈列的机枪弹孔照片中,在泛黄的地下党工作笔记里,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它已融入古砦的血脉,成为激励人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这个打响柳城解放第一枪的革命老区,正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这里打响柳城解放第一枪!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8-04 11:10    |  作者: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柳城县唯一一个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场革命烈火煅烧的革命老区。1926年,革命的星火在这里开始燎原,古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会组织和革命武装,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而古砦的革命火种就在覃村屯。

覃村屯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中老屋鳞次栉比,屋屋相连、巷巷相通,青砖灰瓦、木门石雕让人目不睱接。炎炎夏日,村前的鱼塘里,满塘的荷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增添了不一样的情韵。

村子的北面,一座青砖黛瓦的老屋静立村中,门上挂着的牌匾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这里是黔桂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76年前,这里传出的枪声点燃了柳城武装解放的烽火;今天,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老屋,正成为凝聚复兴力量的红色地标。

“1926年,古砦仫佬族青年严叔庚被选送到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在柳北地区成立了第一支农民协会,将革命的火种带到了覃村。1949年1月,在柳州以教师身份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的覃村人龙家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向党组织申请回家乡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经批准后,在中共柳(江)柳(城)工委副书记覃宗义指导下,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的地下党员龙家盛,从柳州回到家乡覃村屯,以办“学堂”为名,成立“兄弟会”、“姐妹会”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并加入柳城武工队。1949年8月8日,龙家盛所在的柳城武工队打响了柳城河西武装解放斗争的第一枪,使柳城解放战争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古砦及柳城全县。”

73岁的覃记安向我们讲述了当年的战斗故事。覃记安现在是黔桂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的讲解员之一,自2019年开始,他经常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些战斗故事。他说,父亲覃剑甫当年也是柳城武工队队员,讲述这段历史,是传承父辈革命信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我们今天的生活来得不容易,是用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本。”

作为柳城武工队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的主要场所,覃村学堂在柳城县的解放战争历史中具有独特地位。2014年,政府出资修缮覃村学堂,并按照“学堂”原貌修缮恢复黔桂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以博物馆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再现了红色的村落、战斗的岁月、英雄的人民和如今欢腾的时代。400平方米的场馆设立了5个展区,展出350多份革命史实资料、实物120多件。2015年,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覃村学堂,被确定为第一批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这里已成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每年,都有200多批次约5000人来此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精神的洗礼。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覃村屯的故事有了新的时代回响。在覃村学堂斑驳的墙壁前,在陈列的机枪弹孔照片中,在泛黄的地下党工作笔记里,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它已融入古砦的血脉,成为激励人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这个打响柳城解放第一枪的革命老区,正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