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城县沙浦镇古仁村减龙屯的田间地头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新鲜采收的麻竹笋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村中的柳城县广意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在厂区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刚收到的竹笋进行处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竹香。
走进广意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几排整齐的大桶格外显眼。公司老板罗祖平介绍,工厂于2020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5.1亩,总投资170万元,其中政府为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补贴了10万元用于购置加工设备。
经过三年多的运营,如今工厂已形成稳定的生产规模,年产量可达600吨酸笋,产品远销柳州本地螺蛳粉厂及广东、钦州、云南、四川等地,按照1.8—3元一斤的价格供应,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天光接订单电话就忙不过来,不少客户都是自己开车来拉货,根本不愁卖。”罗祖平笑着说。
在酸笋腌制车间,工人们正将处理好的竹笋装入大桶,同时注入清澈的山泉水。“我们用的水都来自本地娘娘山,是纯天然的山泉水,腌制时只加山泉水和老酸水,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这样做出来的酸笋才够地道。” 罗祖平指着满桶的竹笋介绍道。
每桶可腌制800公斤竹笋,经过20天的自然发酵,就能产出口感脆嫩、香气浓郁的酸笋。这种传统工艺腌制的酸笋,凭借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成为各地客商争相订购的“香饽饽”。
减龙屯有着悠久的麻竹种植历史,家家户户都种有麻竹,减龙屯麻竹种植面积8000亩。罗祖平说,工厂每年可收购麻竹的周期长达四个半月,目前正值采收初期,每天能收购约5000斤鲜笋,再过两周进入丰收期后,日收购量可达两三万斤。鲜笋收购价格按品质区分,不带壳的1.2元一斤,带壳的0.5元一斤,既保障了农户收益,也为工厂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
谈及办厂初衷,罗祖平坦言,自己最初种植了12亩麻竹,看到村里漫山遍野的麻竹因缺乏本地加工点,村民们不得不拉到外村售卖,十分不便。2019年他曾帮其他老板代收鲜笋,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随着螺蛳粉产业的火爆,酸笋需求激增,而麻竹种植“当年种次年收、三四年达丰收”的短周期优势,让他看到了商机。“既然村民有资源,市场有需求,不如自己办厂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广意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本地麻竹的销路问题,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工厂用工灵活,忙时需16名工人,闲时也有5人左右,工人日薪150元,公司包中午餐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