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天黑就到村委集合,柳城这个支书要干嘛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7-11

喜爱唱歌,是方圆几里都知名的乡村“歌手”;组建舞蹈队,每年重阳、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都要举办文艺演出庆贺,斩获市、县级、乡级荣誉无数;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全面开花”。在社冲乡平村村,村党支部书记梁干确确实实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斜杠”柳城仔,用歌声与舞步点亮了乡村的精神家园,走出了一条“文艺+治理”的特色振兴路。

梁干的文艺细胞,是打小在长辈的彩调声里泡出来的。家里老人爱唱,他便跟着哼哼,一来二去,对歌舞的热爱也刻进了骨子里。2021年上任平村村党支部书记后,这份热爱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农忙时,梁干跟着村民在甘蔗地里挥镰,汗水浸湿衣衫也不耽误哼两句;傍晚的村文化广场上,激昂的广场舞音乐准时响起,他常常带领大伙儿一起舞动,身影在夕阳下格外鲜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看着村民们对文艺活动的热情,梁干索性牵头组建了平村村文艺队。没有经费,他就带着队员们自筹资金买服装、添设备;缺乏经验,他就从乡里的文广站请求支援,邀请专家来帮忙排练节目。

很快,这支队伍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人,更在市、县、乡各级文艺赛事中斩获许多荣誉。这些年,文艺队成了村里的“移动舞台”。

每年七一、国庆、敬老节等重大节日,梁干既当主持人又当主唱,带着队员们在村文化广场办起文艺晚会,前后累计开展政策性文体宣传演出8场。“有了这个文艺队,大家忙完农活就聚在一起排练,没人惦记打麻将,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梁干笑着说,文艺像一根无形的线,把村民的心紧紧拴在了一起。

村民们精神头好了,发展产业起来也更有干劲了。在梁干看来,好日子既要“唱得响”,更要“过得实”。

这些年,他一边带着文艺队丰富村民生活,一边铆足劲抓产业、搞建设:2024年,平村村的1个肉鸡养殖场年出栏2万羽,4个山羊养殖场年出栏360只,5座肉猪养殖场年出栏约1.7万头;1300余亩糖蔗预计本榨季产量达1.2万吨,732亩葡萄更结出14多万斤“致富果”,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不掉队”,梁干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到上级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5万元,为提升乌鸾屯、三屯人居环境实施屯区道路扩大硬化工程2500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从村级集体经济中投入4.2万元经费安装24盏路灯解决各屯道路亮化问题;争取到水库移民项目政府资金支持25万元,提升改造乌鸾屯人饮管道更新管道2000余米和新建一座泵房;组织开展环境整治40人次清理屯区内道路垃圾3700米,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从田间地头的哼唱到舞台上的高歌,从文艺队的组建到乡村的蝶变,梁干用“文艺范儿”破解了治理难题,用实干劲夯实了发展根基,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融入日常。这个能唱会跳又能干的“斜杠书记”,正带着平村村的父老乡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欢畅。


天黑就到村委集合,柳城这个支书要干嘛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7-11 17:43    |  作者:

喜爱唱歌,是方圆几里都知名的乡村“歌手”;组建舞蹈队,每年重阳、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都要举办文艺演出庆贺,斩获市、县级、乡级荣誉无数;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全面开花”。在社冲乡平村村,村党支部书记梁干确确实实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斜杠”柳城仔,用歌声与舞步点亮了乡村的精神家园,走出了一条“文艺+治理”的特色振兴路。

梁干的文艺细胞,是打小在长辈的彩调声里泡出来的。家里老人爱唱,他便跟着哼哼,一来二去,对歌舞的热爱也刻进了骨子里。2021年上任平村村党支部书记后,这份热爱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农忙时,梁干跟着村民在甘蔗地里挥镰,汗水浸湿衣衫也不耽误哼两句;傍晚的村文化广场上,激昂的广场舞音乐准时响起,他常常带领大伙儿一起舞动,身影在夕阳下格外鲜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看着村民们对文艺活动的热情,梁干索性牵头组建了平村村文艺队。没有经费,他就带着队员们自筹资金买服装、添设备;缺乏经验,他就从乡里的文广站请求支援,邀请专家来帮忙排练节目。

很快,这支队伍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人,更在市、县、乡各级文艺赛事中斩获许多荣誉。这些年,文艺队成了村里的“移动舞台”。

每年七一、国庆、敬老节等重大节日,梁干既当主持人又当主唱,带着队员们在村文化广场办起文艺晚会,前后累计开展政策性文体宣传演出8场。“有了这个文艺队,大家忙完农活就聚在一起排练,没人惦记打麻将,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梁干笑着说,文艺像一根无形的线,把村民的心紧紧拴在了一起。

村民们精神头好了,发展产业起来也更有干劲了。在梁干看来,好日子既要“唱得响”,更要“过得实”。

这些年,他一边带着文艺队丰富村民生活,一边铆足劲抓产业、搞建设:2024年,平村村的1个肉鸡养殖场年出栏2万羽,4个山羊养殖场年出栏360只,5座肉猪养殖场年出栏约1.7万头;1300余亩糖蔗预计本榨季产量达1.2万吨,732亩葡萄更结出14多万斤“致富果”,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不掉队”,梁干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到上级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5万元,为提升乌鸾屯、三屯人居环境实施屯区道路扩大硬化工程2500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从村级集体经济中投入4.2万元经费安装24盏路灯解决各屯道路亮化问题;争取到水库移民项目政府资金支持25万元,提升改造乌鸾屯人饮管道更新管道2000余米和新建一座泵房;组织开展环境整治40人次清理屯区内道路垃圾3700米,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从田间地头的哼唱到舞台上的高歌,从文艺队的组建到乡村的蝶变,梁干用“文艺范儿”破解了治理难题,用实干劲夯实了发展根基,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融入日常。这个能唱会跳又能干的“斜杠书记”,正带着平村村的父老乡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