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柳城这帮农民做这事,分了48万元!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3-09-25

今年以来,龙头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群众出行、生产灌溉等问题,有效改善项目实施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和脱贫户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龙头镇新村村新村屯猫尾路甘蔗产业基地,甘蔗地里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映入眼帘。蔗农林清华趁着天气晴好,他要安排车辆将5000斤甘蔗种运输到地头,抓紧开始种植秋植蔗。


“多亏硬化了这条产业道路,我们现在搞生产运输方便多了。”林清华口中的道路指的是龙头镇旗山村上里屯至新村村新村屯猫尾路甘蔗产业基地道路硬化工程。



该项目总投资35万元,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609.6米、宽3.5米、厚0.2米的水泥路,包括了路基、路面、路肩等。为了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在项目建设中,龙头镇还引导当地5名脱贫户和22名农村劳动力参与务工,共发放劳务报酬6万余元。



邱立明是龙头镇新村村罗村屯的村民,也是参与该工程的脱贫户之一。今年3月份,新村 村委通过摸排 脱贫户家庭情况,在村里筛选出脱贫户参与到道路硬化工程中。由第三方公司和村委会共同对脱贫户的实际工作量分别进行登记。工程结束后,按期按数将劳务报酬经过“一卡通”发放到脱贫户手中。“我前前后后一起做了15天左右,主要就是装模、撒石灰、量路基等工作,最后一起拿到了2300元。”邱立明说。


今年5月该条道路竣工,8月底完成验收,泥巴路变为水泥路,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这条道路修通后,带动了周边五百多亩产业发展。


以工代赈是乡村振兴的“造血器”,既让群众就近就业,还能有效激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2023年,龙头镇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个,吸纳余名当地及周边村民就近务工77人,发放劳务报酬48万余元。


柳城这帮农民做这事,分了48万元!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3-09-25 15:37    |  作者:

今年以来,龙头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群众出行、生产灌溉等问题,有效改善项目实施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和脱贫户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龙头镇新村村新村屯猫尾路甘蔗产业基地,甘蔗地里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映入眼帘。蔗农林清华趁着天气晴好,他要安排车辆将5000斤甘蔗种运输到地头,抓紧开始种植秋植蔗。


“多亏硬化了这条产业道路,我们现在搞生产运输方便多了。”林清华口中的道路指的是龙头镇旗山村上里屯至新村村新村屯猫尾路甘蔗产业基地道路硬化工程。



该项目总投资35万元,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609.6米、宽3.5米、厚0.2米的水泥路,包括了路基、路面、路肩等。为了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在项目建设中,龙头镇还引导当地5名脱贫户和22名农村劳动力参与务工,共发放劳务报酬6万余元。



邱立明是龙头镇新村村罗村屯的村民,也是参与该工程的脱贫户之一。今年3月份,新村 村委通过摸排 脱贫户家庭情况,在村里筛选出脱贫户参与到道路硬化工程中。由第三方公司和村委会共同对脱贫户的实际工作量分别进行登记。工程结束后,按期按数将劳务报酬经过“一卡通”发放到脱贫户手中。“我前前后后一起做了15天左右,主要就是装模、撒石灰、量路基等工作,最后一起拿到了2300元。”邱立明说。


今年5月该条道路竣工,8月底完成验收,泥巴路变为水泥路,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这条道路修通后,带动了周边五百多亩产业发展。


以工代赈是乡村振兴的“造血器”,既让群众就近就业,还能有效激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2023年,龙头镇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个,吸纳余名当地及周边村民就近务工77人,发放劳务报酬4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