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柳城这位“乘风破浪”的大叔,稳居C位!
来源: 柳城县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 2022-08-10

    今年43岁的粟保光人生可以分为两段,29岁是个分水岭。上半场他在逆境中百折不挠与命运抗争,下半场他一路乘风破浪迎来曙光。是匠人对匠心的执着,成就了粟保光走向成功的励志人生。


01

“犟人”磨炼匠心

    粟 保光在柳城县东泉镇雷塘村保社屯是个名人——穷得出名。 村里人人皆知: 粟保光家里十兄妹,他排行第九,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初中毕业后的粟保光不甘于贫困,开始了各种努力。 粟保光到广东找工作。 工厂嫌他个子小,私人老板认为他没有一技之长。粟保光回忆,打工的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当时我终于懂得,没有文凭、专业、技术,混碗饭吃都难。 ”粟保光回忆起来,直言自己受挫后才转变思路开始创业。


粟保光说,所有创业的本金都是靠借。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借了多少次借了多少钱。他在畲地种果、养鸡;田里种西瓜、豆角、黄瓜、姜等。没钱买复合肥,他就去捡牛粪当做肥料。然而,在粟保光尝试种植果蔬的前几年,他都输在了产品质量和销路上。


“ 柳州更大的市场,好菜还怕卖不出去? ”2000年,粟保光陆续将种植果蔬的规模扩大到了15亩,同时装上了喷淋,成了村里种果种菜最“时髦”的人。 有了之前的种植经验和现代化设备的加持,粟保光种出来的蔬菜品质有了提高。 粟保光凌晨摘菜,天亮到柳州市柳邕农贸市场卖菜,白天打理菜地。



直到2008年,粟保光说,务农11年时间,他只赚到了种植和管理农作物的经验。外债还欠下了整整一千元没还清。粟保光转行在东泉镇集镇上开始卖农资。粟保光当时自己也没想到,务农“加”农资,加出了新生活,也为他日后翻身埋下了“伏笔”。

02

“术”造人生辉煌

粟保光开了农资店,“朋友圈”发生了改变。一边是他每年2~3次到广州、山东、江西参加农资公司举办的农资交流会,见了“世面”还结识了企业家;一边是他对接农户,不断在销售农资过程中,开拓了思维,交流学习了农作物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开农资店的第六个年头,粟保光终于从“泥潭”中脱身了。粟保光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直接回村里承包了80亩的土地种植苦瓜。那一年,苦瓜市场行情向好,粟保光年挣超百万元,他笑了。


2015年12月,粟保光成立绿宝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当上了理事长。“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要走一步,想千步。”粟保光说,一开始,合作社种植了各类蔬菜卖向柳州市联华、老邻居等超市,销路根本不愁。但是,粟保光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不要百花齐放,样样兼顾。只要一枝独秀,发挥专长。



“以前没钱买菜,父母腌制的酸豆角、酸笋我们吃多了。”粟保光选择了种豆角、腌制酸豆角和酸笋这个领域。记忆里的味道,被粟保光大量“复制”,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豆角。土地不能连种,粟保光就当技术员,采取微生物调节土壤的方式改善种植环境。他连续种植了7年豆角的土地,突破了种植“瓶颈”。



规模化种植采收和收购的资金压力大,粟保光拿出200亩土地,带村民探索楼梯式种植。在适合种植豆角的2月中旬开始,豆角一直不间断种到7月份。土地分批次种植豆角,既解决了规模化种植豆角集中采收,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缓解了合作社流动资金的压力。同时,分批次采收的豆角还保持了新鲜度,做出来的酸豆角品质更优。


粟保光,变成了“粟总”。2021年,绿宝合作社年加工酸豆角约2700万斤,销到了柳州市善元、螺霸王等螺蛳粉厂,年产值3000多万元。


采访间隙,粟保光一直在接电话。他说,他正在对接出口黄笋的生意。虽然目前销路稳定,但是,他想找到更多抵御市场风险的路子。毕竟还有200多户农户跟着他发展,靠他吃饭。“粟总”不好当,工匠也要有真材实料呀。


柳城这位“乘风破浪”的大叔,稳居C位!

来源: 柳城县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 2022-08-10 15:23    |  作者: 柳城县新闻中心

    今年43岁的粟保光人生可以分为两段,29岁是个分水岭。上半场他在逆境中百折不挠与命运抗争,下半场他一路乘风破浪迎来曙光。是匠人对匠心的执着,成就了粟保光走向成功的励志人生。


01

“犟人”磨炼匠心

    粟 保光在柳城县东泉镇雷塘村保社屯是个名人——穷得出名。 村里人人皆知: 粟保光家里十兄妹,他排行第九,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初中毕业后的粟保光不甘于贫困,开始了各种努力。 粟保光到广东找工作。 工厂嫌他个子小,私人老板认为他没有一技之长。粟保光回忆,打工的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当时我终于懂得,没有文凭、专业、技术,混碗饭吃都难。 ”粟保光回忆起来,直言自己受挫后才转变思路开始创业。


粟保光说,所有创业的本金都是靠借。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借了多少次借了多少钱。他在畲地种果、养鸡;田里种西瓜、豆角、黄瓜、姜等。没钱买复合肥,他就去捡牛粪当做肥料。然而,在粟保光尝试种植果蔬的前几年,他都输在了产品质量和销路上。


“ 柳州更大的市场,好菜还怕卖不出去? ”2000年,粟保光陆续将种植果蔬的规模扩大到了15亩,同时装上了喷淋,成了村里种果种菜最“时髦”的人。 有了之前的种植经验和现代化设备的加持,粟保光种出来的蔬菜品质有了提高。 粟保光凌晨摘菜,天亮到柳州市柳邕农贸市场卖菜,白天打理菜地。



直到2008年,粟保光说,务农11年时间,他只赚到了种植和管理农作物的经验。外债还欠下了整整一千元没还清。粟保光转行在东泉镇集镇上开始卖农资。粟保光当时自己也没想到,务农“加”农资,加出了新生活,也为他日后翻身埋下了“伏笔”。

02

“术”造人生辉煌

粟保光开了农资店,“朋友圈”发生了改变。一边是他每年2~3次到广州、山东、江西参加农资公司举办的农资交流会,见了“世面”还结识了企业家;一边是他对接农户,不断在销售农资过程中,开拓了思维,交流学习了农作物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开农资店的第六个年头,粟保光终于从“泥潭”中脱身了。粟保光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直接回村里承包了80亩的土地种植苦瓜。那一年,苦瓜市场行情向好,粟保光年挣超百万元,他笑了。


2015年12月,粟保光成立绿宝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当上了理事长。“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要走一步,想千步。”粟保光说,一开始,合作社种植了各类蔬菜卖向柳州市联华、老邻居等超市,销路根本不愁。但是,粟保光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不要百花齐放,样样兼顾。只要一枝独秀,发挥专长。



“以前没钱买菜,父母腌制的酸豆角、酸笋我们吃多了。”粟保光选择了种豆角、腌制酸豆角和酸笋这个领域。记忆里的味道,被粟保光大量“复制”,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豆角。土地不能连种,粟保光就当技术员,采取微生物调节土壤的方式改善种植环境。他连续种植了7年豆角的土地,突破了种植“瓶颈”。



规模化种植采收和收购的资金压力大,粟保光拿出200亩土地,带村民探索楼梯式种植。在适合种植豆角的2月中旬开始,豆角一直不间断种到7月份。土地分批次种植豆角,既解决了规模化种植豆角集中采收,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缓解了合作社流动资金的压力。同时,分批次采收的豆角还保持了新鲜度,做出来的酸豆角品质更优。


粟保光,变成了“粟总”。2021年,绿宝合作社年加工酸豆角约2700万斤,销到了柳州市善元、螺霸王等螺蛳粉厂,年产值3000多万元。


采访间隙,粟保光一直在接电话。他说,他正在对接出口黄笋的生意。虽然目前销路稳定,但是,他想找到更多抵御市场风险的路子。毕竟还有200多户农户跟着他发展,靠他吃饭。“粟总”不好当,工匠也要有真材实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