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柳州日报》重磅报道:凝聚磅礴力量 打造幸福之城——柳城县实施“九大工程”重大战略部署见成效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2-04-28

4月2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之际,《柳州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续写惊奇——向总书记报告百版特刊。其中重磅推出柳城县“九大工程”专版、柳城县东泉镇完善产业链 构建特色群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和衷共济 各族儿女手足相亲以及柳城县太平镇一产“接二连三” 奏响富民新曲等报道。此外,柳州市首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柳城县成功举办、市水利局局长左崖检查柳城县沙埔水厂水质的图片还出现在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柳州市水利局专题报道中。一起来关注。



开拓产业发展的沃壤热土,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柳城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柳城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九大工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党建引领工程、农业稳县工程、工业强县工程、三产活县工程、城建塑县工程、民生安州区工程、基础固县工程、招商兴县工程、效能提升工程。


扬帆正当时,聚力谋新篇。这一年,柳城县上下聚焦总项目145项、总投资212亿元的“九大工程”建设,不断凝聚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一首首推动柳城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发展之歌、巨变之歌。





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工程





实现产业“百花齐放









4月17日,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新维屯肉鸽养殖产业园内,70多个肉鸽养殖大棚有序分布,棚内肉鸽“咕咕”的叫声如同一支催人振奋的致富交响曲。产业园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户抱团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实现肉鸽年产值1100多万元。


2021年,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柳城县立足资源优势,建优补强农业主导产业链,发展壮大了肉鸽、食用菌、蔬菜等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并乘着柳州螺蛳粉产业的东风,培育发展了鹌鹑蛋、酸笋、豆角等一批柳州螺蛳粉产业链原料生产企业,加大“名、特、优”农产品宣传推介,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4月19日,走进柳城县木材加工产业园马山片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胶、铺板、刮灰、砂光、锯边等流水线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目前我们都是按照订单来生产,日产量是1.5万张左右,月产值在1500万元左右。”该项目负责人李亮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工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聚焦打造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拓展区,柳城县高位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着眼柳城县工业园的四个工业片区,创新探索实施“一园一企”建设管理新模式,实现园区建设、招商、管理一体化发展。


摊开柳城县太平镇“牛气冲天”牛文化产业园规划图,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区与牛腊巴厂串联起了金洞河山水板块、古么斗牛场、安乐湖、安乐寺等生态旅游片区,一二三产实现有机融合,一座产业兴旺的牛文化小镇指日可待。


以文化为引领,以一二产发展为依托,柳城县重点挖掘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凤山古镇、沙埔河漂流带、知青城文旅小镇、古砦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头红色文化旅游等项目,2021年,全县景区接待游客376万人次,旅游消费31亿元,分别增长30%以上。



在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工程的进程中,柳城县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带动一产提质增收,以园区为支撑推动二产扩容增量,以旅游为引擎拉动三产提档增效,一二三产业在这片沃壤热土上呈“百花齐放”之势。





城建塑县、民生安州区、基础固县工程



助推城市日新月异








春日的融江河畔,微风徐徐。河堤护岸沿线、江滨公园、大小桥梁连点成线,绿树、凉亭、游人与河水相映成趣。这美不胜收的画面,是柳城县实施融江柳城县河段护岸及抢险道路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效之一。


在城建塑县工程、民生安州区工程、基础固县工程共同发力下,柳城县党委、政府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推进涵盖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环境保护、教育提质、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项目建设,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组团发展、功能完备的公园城市格局,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一座人在景中走,车在画中行的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逐步成型。


“以前河边很多地方都是洼地,长满杂草,一发大水,很多地段都要被淹。现在河堤建设好了,也方便我们开车到河边,我和朋友经常来河边看美景。”谈起融江河畔的变化,大埔镇龙庆屯村民刘宇华竖起了大拇指。


沿着融江往主干道走,只见柳城县中医医院二期业务用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据柳城县中医医院副院长黄寿柏介绍,柳城县中医医院二期业务用房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500多平方米,规划床位数260张,总投资9723万元。“康复楼建成投入使用后,意味着老百姓将享受到环境更好、质量更高的中医诊疗服务。”



“我们以持续配套完善功能、有序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稳步推进旧城主干道‘白改黑’项目,陆续完善城东新区学校、公园、广场、路网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柳城县住建局局长覃黎娜说,柳城县实施城乡一体推进突破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关键、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力推进。


城乡道路畅通,城中高楼林立,小区焕然一新……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记录着柳城县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铿锵步伐。





党建引领、招商兴县、效能提升工程



谱写发展壮丽篇章








4月12日,柳城县委书记李柳彬率“九大工程”总指挥部、“九大工程”各一线指挥部、各牵头单位相关负责人到柳城工业园六塘片区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走访了广西茂源科技有限公司东面地块、广西兴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详细了解项目推进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


“各一线指挥部要按照工作任务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事一议,依法依规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李柳彬在调研中强调,确保“九大工程”各个项目如期开工是硬要求。


在实施“九大工程”的重大战略过程中,柳城县各级干部化身“领头雁”,冲锋在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服务企业一线,以“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决心,深化党建引领工程、招商兴县工程,跑出柳城县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奋力完成“九大工程”战略部署的目标任务。


“项目落地需要很多环节,之前最担心的是来到柳城人生地不熟,会拖延进度。来了以后有专人对接,各项业务办理很顺畅,完全打消我所有的顾虑。”说起公司在柳城县未来的发展,广西正田节能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文深信心满满。


该公司在柳城县落地的项目是柳城县领导赴广东省招商签约项目之一。据了解,2021年10月28日,李柳彬与县长何韬率“招商兴县”指挥部成员单位赴广东省开展招商活动,并举行广西柳城县招商引资推介会(深圳)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成功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约203亿元。


为了帮助招商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早日实现投产,柳城县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打好项目落地“服务牌”,组建了“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工作专班,进行“一对一”服务。并深入企业施工现场,实时跟踪调研行动,摸清落户企业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各级部门合力解决企业诉求,为企业加快建设保驾护航。


“我们成立了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负责的‘九大工程’总指挥部,下分设9个一线指挥部,实行一个工程、一名指挥长、一套班子、一套推进机制、一套督查奖惩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模式以及‘一月一督一报告’的方式,全力推进各重大项目工程进度。”柳城县副县长李季说,为助推“九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督查考评“指挥棒”、纪检监察“戒律尺”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督查考评。


2022年,柳城县规划建设实施类项目161个,年度计划投资97.6亿元,总投资552亿元,坚决打赢城建攻坚战和生态攻坚战,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组团发展、功能完备的公园城市格局。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柳城县依托“九大工程”重大战略,努力展现柳城担当、贡献柳城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柳城县高质量发展壮丽篇章。

(文鑫豪 汤晓逵 文/图)



















棚架旁,新种的豆角生根发芽;酸坛里,酸笋、酸豆角变黄腌熟;竹竿上,一片片腐竹风干定型;水塘内,一颗颗螺蛳健康成长……2021年,柳城县东泉镇依托地理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抓住时机搭乘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快车”,着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豆角、竹笋的种植、加工和螺蛳养殖、腐竹加工,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螺蛳养殖基地里,村民正在放种螺。

酸坛里都是宝。

↑晾晒腐竹。


01


酸笋、酸豆角提质增效







“这几个坛子的酸豆角颜色变黄,已经腌熟了。”4月20日,笔者来到东泉镇绿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高约1米的酸坛子整齐地摆放在车间里,合作社负责人粟保光掀开一个坛子,拿出一把酸豆角,一股特别的酸香味扑鼻而来。


据粟保光介绍,2018年基地被认定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豆角)示范基地,豆角、辣椒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21年,腌制酸豆角600多万公斤,年产值3600万元,基地生产的酸豆角全部销售给8家柳州螺蛳粉生产厂家作为原材料使用。


“如今,我们与其他25个合作社共同发展了1.6万亩豆角种植,以及1万亩的竹笋种植。种植区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与智慧化,提高了豆角生产的效率和产量。”粟保光说。


随着需求量增长,合作社原本的场地已经不适应越来越大的产能需求。2021年,柳州城建集团与东泉镇绿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约合作,建设占地200亩集标准化腌制品加工厂房、中央厨房、智慧仓储、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


02


螺蛳、腐竹生产火热







细雨润泽,天地同春。


那边腌制品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这边螺蛳养殖基地、腐竹加工生产链也一派火热。


4月21日,在柳城县东泉镇土豆豆工坊生产区间里,蒸汽缭绕,一批批黄灿灿的腐竹成型,经过晾晒、筛选、分级的腐竹被输送到包装台前,完成密封包装后装车运走。


据工坊负责人岑峰伦介绍,工坊已购买了1条自动生产线和2条手工线,其中2条生产线专门用于制作螺蛳粉专用腐竹,并将厂房扩建至现在的900平方米,每日生产能力达到600斤。


“我们从来不加任何添加剂,用的水源也是山泉水,从源头上保证了腐竹的品质,做出的腐竹口感细腻、豆香浓郁。”岑峰伦说,目前,工厂加工的手工腐竹供不应求,一个月就要消耗2万余斤大豆。


随后,笔者来到东泉镇雷塘村北岸屯150亩的螺蛳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张曦正与技术人员查看螺蛳生长情况,并做好预防蛇、鼠、鸟类侵害工作,以提高螺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我们每年能够产出37万斤螺蛳,除小部分螺蛳用于育苗以外,大部分螺蛳用于供应袋装螺蛳粉企业螺霸王公司,年产值上百万元。”张曦说,今年螺蛳养殖基地计划实施螺蛳套养草鱼的生态养殖模式,继续扩大收益,带动更多的农户一同致富。


“这几年,柳州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我们也看准时机,依托镇里的交通、资源优势,打造螺蛳粉原材料生产链,构建了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东泉镇党委书记周志说,下一步东泉镇还将不断完善与扩展螺蛳粉原材料生产链,使之成为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文鑫豪 汤秋霞 文/图)
















村民一家亲,参加开塘节。


民族团结运动会。


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独特的红色文化景点;


这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7.9%,各民族不分你我,相亲相爱,携手共绘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这里,依托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自然环境,打造“稻花飘香”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粮食核心示范区,是名副其实的“柳城粮仓”;


这里,是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等称号,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


2021年,古砦仫佬族乡坚持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基础,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曲,团结凝聚全乡各族干部群众不断破旧局立新局,建立高产优质水稻核心区面积3015亩及拓展区、辐射区面积近2万亩;大力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年产肉鸽120余万羽、鸽子蛋12万多个,年产值达1800余万元。该乡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01


产业振兴助推民族事业发展








手指拨动按钮,一架大型农业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古砦仫佬族乡岭头村山冲屯的种植大户韦邵刚指着显示屏上的数据,说:“大地块作业只要设定好参数,无人机就可以自行飞行作业。相对于人工喷洒农药的方式,无人机一天能给100多亩的农田喷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种有面积55亩的甘蔗,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出来的时间,我去给别人打零工。”韦邵刚说,除了无人机外,甘蔗种植机、培土机等设备也逐步应用在村里的蔗田里,村民们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种植作业。


据古砦仫佬族乡党委书记邱威围介绍,古砦仫佬族乡全力推动糖料蔗现代化生产,2021年实施了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甘蔗种植总面积4.47万亩,完成改扩种面积3671亩,建设高标准蔗田面积3380亩,全面完善示范区生产道路、排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机械化管理,提高了甘蔗亩产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依托民族地区禀赋的资源,古砦仫佬族乡打出产业发展的“差异牌”。在不断实现水稻、甘蔗等传统农作物的现代化种植转型过程中,古砦仫佬族乡大力推进文化生态旅游、特色肉鸽养殖等产业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结构,内生发展动力与能力日益增强。


“我们立足本地特色,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古砦‘农旅’结合模式。”邱威围表示,通过深入实施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建设工作,乡里形成古廨-滩头古民居-蓬坡枫树林-“稻花飘香”自治区四星级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新维古树林-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循环旅游格局,逐步建成集民族风情体验、寻访古迹、农业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民族风情旅游带。2021年,古砦仫佬族乡成功举办了稻田文化旅游节,近2万人参与,旅游业不断升温。


“只有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经济基础。”邱威围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乡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02


营造浓郁氛围实现民族团结进步








“人民法庭真正好,公正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好风光,仫佬山乡齐传唱……”2021年12月28日,柳城县人民法院古砦人民法庭正式启用后,这首村民自编自唱的仫佬族山歌,便在古砦仫佬族乡里传唱开来。


邀请仫佬族群众走进法庭,参观了解法庭建设情况,学习与婚姻家事、权益保护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成为古砦仫佬族乡坚持宣传教育传承氛围,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思想基础的有效手段。


一年来,古砦仫佬族乡还坚持开展民族运动会、仫佬族依饭节、社节、稻田文化旅游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以民族节日增进民族互信,以民族活动凝聚人心,有力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族群众凝聚团结的良好氛围。


同时,古砦仫佬族乡统一乡村街道、房子立面风貌改造,建设仫佬族乡文化陈列馆,打造桂北仫佬族文化一条街,加强对古民居、古村落和仫佬族歌谣、服饰、民俗等仫佬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编纂好古砦乡志和画册。并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力度,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扎根于孩子心中。


“乡里的民族文化广场原来一直是一块纠纷地,多年来围绕该地有过不少矛盾,在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以及乡政府不断努力下,终于将一块长期处于争议的土地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广场。”邱威围说,2021年以来,各级各界人士在乡民族广场开展活动36次,这里成为各族人民增进感情的重要舞台,进一步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梦想凝聚力量,团结开创未来。如今,古砦仫佬族乡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正深深融入各族儿女的血脉之中,不断成为建设美丽和谐古砦的强大力量。

(文鑫豪 覃小兵 文/图)



















基地里,一头头肉牛身强体壮,即将出栏;车间内,一条条牛腊巴烘干成型,香味四溢;土地上,一株株新种的竹子长势喜人,静待产笋……


阔步走向乡村振兴,柳城县太平镇一路“农”墨重彩。2021年,太平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7元,同比增长10.4%;竹笋基地种植竹子2000多亩,豆角种植基地种植豆角200多亩;粮食总产量2.4万吨,产能稳步提升;开展122个村庄全域型基本整治工作,全年共打造4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屯……


既要“农”墨重彩,更要“融”出精彩。2021年,太平镇加快推进“牛气冲天”牛文化产业园建设,做强肉牛生态养殖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推动牛腊巴、鸭舌、酱菜、木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盘活安乐湖、古么屯、金洞河旅游路线,打造集旅游餐饮产业观光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按照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核心、三产促进一二产发展进步的思路,通过不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太平镇精心谱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富民的“奋斗曲”。


01


“农”墨重彩







近日,在太平镇水稻育秧工厂,一株株青绿色的小秧苗在育秧设备的帮助下,均匀有序地吸吮着水分和养分。秧苗喜人的长势,让村民罗敏德乐得合不拢嘴,他说:“秧苗长得好,我们就能种出好粮食,粮食就能卖出好价钱。”


工厂化育秧是将稻种播撒在配好基质肥的规格化育秧盘内,发芽、出苗和育苗过程全部在育秧盘内进行。据工厂负责人梁富远介绍,相比传统的育秧方式,工厂化育秧省时、省工、省地。


“原来在水田里育秧,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有秧苗插田。现在用育秧大棚育秧,半个月就有秧苗插田了。以前用一天的时间,十几个工人也完不成1000盘的育秧工作。现在采用工厂化育秧,只需要三四个人,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1000盘的育秧工作。”梁富远说。


推进农业现代化,做稳做优一产,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太平镇在乡村振兴中走出的铿锵一步。


2021年,太平镇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38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累计89家),发展培育农业现代机械化企业1家。太平镇建成县级以上特色农业示范基地2个,“柳城县太平镇蔬芗源果蔬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资金项目落实,螺蛳粉原料竹笋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豆角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前期谋划工作已完成。


同时,太平镇瞄准农村发展短板,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122个村庄全域型基本整治工作,全年共打造了4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屯、11个镇级全域整治示范村屯,全镇88个屯交纳保洁费47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村屯环境。其中,太平镇龙兴村古么屯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02


“融”出精彩







4月,迎面吹来凉爽清风,淡淡花香随风荡漾。在太平镇龙兴村古么屯里,游客尽情享受着原生态田园风光,不断发出“办过‘村晚’的乡村,风景就是不一样”的感叹。游客顺着道路向前走,来到太平镇江头村,只见乡村小道曲径通幽,花草树木高低错落,远远望去,太平镇江头村的牛舍坐落在花木之间。


“我们以‘牛文化’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不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发展肉牛养殖中,我们注重环境打造,串联镇里的景观路线。同时,当地村民养殖的肉牛直接提供给镇上的牛腊巴厂,不愁销路。”太平镇镇长陆柳燕说。


目前,太平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不断整合部门资金,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打造三产融合、产业兴旺的特色小镇。


太平镇通过加快推进“牛气冲天”牛文化产业园建设,把一产甜高粱牧草种植及高品质肉牛生态养殖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做强,同步推进和规范二产牛腊巴、鸭舌、酱菜、木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牛文化食品产业品牌。


同时,全力打造三产融合牛文化产业,盘活太平镇域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安乐湖、古么屯、金洞河旅游路线,打造集旅游餐饮产业观光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形成南向209国道发展主轴、北向牛文化产业发展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停耕耘,收获不断。太平镇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势充分释放,不断实现“一二三产手挽手”。

(李斌 罗洲平 文/图)

















↑2022年1月12日柳州市首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柳城县成功举办。



市水利局局长左崖(中)检查柳城县沙埔水厂水质。



《柳州日报》重磅报道:凝聚磅礴力量 打造幸福之城——柳城县实施“九大工程”重大战略部署见成效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2-04-28 09:20    |  作者: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4月2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之际,《柳州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续写惊奇——向总书记报告百版特刊。其中重磅推出柳城县“九大工程”专版、柳城县东泉镇完善产业链 构建特色群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和衷共济 各族儿女手足相亲以及柳城县太平镇一产“接二连三” 奏响富民新曲等报道。此外,柳州市首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柳城县成功举办、市水利局局长左崖检查柳城县沙埔水厂水质的图片还出现在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柳州市水利局专题报道中。一起来关注。



开拓产业发展的沃壤热土,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柳城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柳城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九大工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党建引领工程、农业稳县工程、工业强县工程、三产活县工程、城建塑县工程、民生安州区工程、基础固县工程、招商兴县工程、效能提升工程。


扬帆正当时,聚力谋新篇。这一年,柳城县上下聚焦总项目145项、总投资212亿元的“九大工程”建设,不断凝聚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一首首推动柳城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发展之歌、巨变之歌。





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工程





实现产业“百花齐放









4月17日,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新维屯肉鸽养殖产业园内,70多个肉鸽养殖大棚有序分布,棚内肉鸽“咕咕”的叫声如同一支催人振奋的致富交响曲。产业园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户抱团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实现肉鸽年产值1100多万元。


2021年,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柳城县立足资源优势,建优补强农业主导产业链,发展壮大了肉鸽、食用菌、蔬菜等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并乘着柳州螺蛳粉产业的东风,培育发展了鹌鹑蛋、酸笋、豆角等一批柳州螺蛳粉产业链原料生产企业,加大“名、特、优”农产品宣传推介,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4月19日,走进柳城县木材加工产业园马山片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胶、铺板、刮灰、砂光、锯边等流水线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目前我们都是按照订单来生产,日产量是1.5万张左右,月产值在1500万元左右。”该项目负责人李亮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工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聚焦打造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拓展区,柳城县高位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着眼柳城县工业园的四个工业片区,创新探索实施“一园一企”建设管理新模式,实现园区建设、招商、管理一体化发展。


摊开柳城县太平镇“牛气冲天”牛文化产业园规划图,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区与牛腊巴厂串联起了金洞河山水板块、古么斗牛场、安乐湖、安乐寺等生态旅游片区,一二三产实现有机融合,一座产业兴旺的牛文化小镇指日可待。


以文化为引领,以一二产发展为依托,柳城县重点挖掘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凤山古镇、沙埔河漂流带、知青城文旅小镇、古砦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头红色文化旅游等项目,2021年,全县景区接待游客376万人次,旅游消费31亿元,分别增长30%以上。



在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工程的进程中,柳城县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带动一产提质增收,以园区为支撑推动二产扩容增量,以旅游为引擎拉动三产提档增效,一二三产业在这片沃壤热土上呈“百花齐放”之势。





城建塑县、民生安州区、基础固县工程



助推城市日新月异








春日的融江河畔,微风徐徐。河堤护岸沿线、江滨公园、大小桥梁连点成线,绿树、凉亭、游人与河水相映成趣。这美不胜收的画面,是柳城县实施融江柳城县河段护岸及抢险道路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效之一。


在城建塑县工程、民生安州区工程、基础固县工程共同发力下,柳城县党委、政府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推进涵盖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环境保护、教育提质、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项目建设,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组团发展、功能完备的公园城市格局,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一座人在景中走,车在画中行的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逐步成型。


“以前河边很多地方都是洼地,长满杂草,一发大水,很多地段都要被淹。现在河堤建设好了,也方便我们开车到河边,我和朋友经常来河边看美景。”谈起融江河畔的变化,大埔镇龙庆屯村民刘宇华竖起了大拇指。


沿着融江往主干道走,只见柳城县中医医院二期业务用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据柳城县中医医院副院长黄寿柏介绍,柳城县中医医院二期业务用房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500多平方米,规划床位数260张,总投资9723万元。“康复楼建成投入使用后,意味着老百姓将享受到环境更好、质量更高的中医诊疗服务。”



“我们以持续配套完善功能、有序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稳步推进旧城主干道‘白改黑’项目,陆续完善城东新区学校、公园、广场、路网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柳城县住建局局长覃黎娜说,柳城县实施城乡一体推进突破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关键、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力推进。


城乡道路畅通,城中高楼林立,小区焕然一新……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记录着柳城县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铿锵步伐。





党建引领、招商兴县、效能提升工程



谱写发展壮丽篇章








4月12日,柳城县委书记李柳彬率“九大工程”总指挥部、“九大工程”各一线指挥部、各牵头单位相关负责人到柳城工业园六塘片区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走访了广西茂源科技有限公司东面地块、广西兴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详细了解项目推进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


“各一线指挥部要按照工作任务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事一议,依法依规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李柳彬在调研中强调,确保“九大工程”各个项目如期开工是硬要求。


在实施“九大工程”的重大战略过程中,柳城县各级干部化身“领头雁”,冲锋在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服务企业一线,以“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决心,深化党建引领工程、招商兴县工程,跑出柳城县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奋力完成“九大工程”战略部署的目标任务。


“项目落地需要很多环节,之前最担心的是来到柳城人生地不熟,会拖延进度。来了以后有专人对接,各项业务办理很顺畅,完全打消我所有的顾虑。”说起公司在柳城县未来的发展,广西正田节能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文深信心满满。


该公司在柳城县落地的项目是柳城县领导赴广东省招商签约项目之一。据了解,2021年10月28日,李柳彬与县长何韬率“招商兴县”指挥部成员单位赴广东省开展招商活动,并举行广西柳城县招商引资推介会(深圳)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成功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约203亿元。


为了帮助招商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早日实现投产,柳城县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打好项目落地“服务牌”,组建了“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工作专班,进行“一对一”服务。并深入企业施工现场,实时跟踪调研行动,摸清落户企业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各级部门合力解决企业诉求,为企业加快建设保驾护航。


“我们成立了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负责的‘九大工程’总指挥部,下分设9个一线指挥部,实行一个工程、一名指挥长、一套班子、一套推进机制、一套督查奖惩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模式以及‘一月一督一报告’的方式,全力推进各重大项目工程进度。”柳城县副县长李季说,为助推“九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督查考评“指挥棒”、纪检监察“戒律尺”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督查考评。


2022年,柳城县规划建设实施类项目161个,年度计划投资97.6亿元,总投资552亿元,坚决打赢城建攻坚战和生态攻坚战,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组团发展、功能完备的公园城市格局。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柳城县依托“九大工程”重大战略,努力展现柳城担当、贡献柳城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柳城县高质量发展壮丽篇章。

(文鑫豪 汤晓逵 文/图)



















棚架旁,新种的豆角生根发芽;酸坛里,酸笋、酸豆角变黄腌熟;竹竿上,一片片腐竹风干定型;水塘内,一颗颗螺蛳健康成长……2021年,柳城县东泉镇依托地理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抓住时机搭乘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快车”,着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豆角、竹笋的种植、加工和螺蛳养殖、腐竹加工,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螺蛳养殖基地里,村民正在放种螺。

酸坛里都是宝。

↑晾晒腐竹。


01


酸笋、酸豆角提质增效







“这几个坛子的酸豆角颜色变黄,已经腌熟了。”4月20日,笔者来到东泉镇绿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高约1米的酸坛子整齐地摆放在车间里,合作社负责人粟保光掀开一个坛子,拿出一把酸豆角,一股特别的酸香味扑鼻而来。


据粟保光介绍,2018年基地被认定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豆角)示范基地,豆角、辣椒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21年,腌制酸豆角600多万公斤,年产值3600万元,基地生产的酸豆角全部销售给8家柳州螺蛳粉生产厂家作为原材料使用。


“如今,我们与其他25个合作社共同发展了1.6万亩豆角种植,以及1万亩的竹笋种植。种植区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与智慧化,提高了豆角生产的效率和产量。”粟保光说。


随着需求量增长,合作社原本的场地已经不适应越来越大的产能需求。2021年,柳州城建集团与东泉镇绿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约合作,建设占地200亩集标准化腌制品加工厂房、中央厨房、智慧仓储、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


02


螺蛳、腐竹生产火热







细雨润泽,天地同春。


那边腌制品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这边螺蛳养殖基地、腐竹加工生产链也一派火热。


4月21日,在柳城县东泉镇土豆豆工坊生产区间里,蒸汽缭绕,一批批黄灿灿的腐竹成型,经过晾晒、筛选、分级的腐竹被输送到包装台前,完成密封包装后装车运走。


据工坊负责人岑峰伦介绍,工坊已购买了1条自动生产线和2条手工线,其中2条生产线专门用于制作螺蛳粉专用腐竹,并将厂房扩建至现在的900平方米,每日生产能力达到600斤。


“我们从来不加任何添加剂,用的水源也是山泉水,从源头上保证了腐竹的品质,做出的腐竹口感细腻、豆香浓郁。”岑峰伦说,目前,工厂加工的手工腐竹供不应求,一个月就要消耗2万余斤大豆。


随后,笔者来到东泉镇雷塘村北岸屯150亩的螺蛳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张曦正与技术人员查看螺蛳生长情况,并做好预防蛇、鼠、鸟类侵害工作,以提高螺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我们每年能够产出37万斤螺蛳,除小部分螺蛳用于育苗以外,大部分螺蛳用于供应袋装螺蛳粉企业螺霸王公司,年产值上百万元。”张曦说,今年螺蛳养殖基地计划实施螺蛳套养草鱼的生态养殖模式,继续扩大收益,带动更多的农户一同致富。


“这几年,柳州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我们也看准时机,依托镇里的交通、资源优势,打造螺蛳粉原材料生产链,构建了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东泉镇党委书记周志说,下一步东泉镇还将不断完善与扩展螺蛳粉原材料生产链,使之成为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文鑫豪 汤秋霞 文/图)
















村民一家亲,参加开塘节。


民族团结运动会。


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独特的红色文化景点;


这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7.9%,各民族不分你我,相亲相爱,携手共绘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这里,依托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自然环境,打造“稻花飘香”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粮食核心示范区,是名副其实的“柳城粮仓”;


这里,是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等称号,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


2021年,古砦仫佬族乡坚持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基础,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曲,团结凝聚全乡各族干部群众不断破旧局立新局,建立高产优质水稻核心区面积3015亩及拓展区、辐射区面积近2万亩;大力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年产肉鸽120余万羽、鸽子蛋12万多个,年产值达1800余万元。该乡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01


产业振兴助推民族事业发展








手指拨动按钮,一架大型农业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古砦仫佬族乡岭头村山冲屯的种植大户韦邵刚指着显示屏上的数据,说:“大地块作业只要设定好参数,无人机就可以自行飞行作业。相对于人工喷洒农药的方式,无人机一天能给100多亩的农田喷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种有面积55亩的甘蔗,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出来的时间,我去给别人打零工。”韦邵刚说,除了无人机外,甘蔗种植机、培土机等设备也逐步应用在村里的蔗田里,村民们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种植作业。


据古砦仫佬族乡党委书记邱威围介绍,古砦仫佬族乡全力推动糖料蔗现代化生产,2021年实施了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甘蔗种植总面积4.47万亩,完成改扩种面积3671亩,建设高标准蔗田面积3380亩,全面完善示范区生产道路、排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机械化管理,提高了甘蔗亩产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依托民族地区禀赋的资源,古砦仫佬族乡打出产业发展的“差异牌”。在不断实现水稻、甘蔗等传统农作物的现代化种植转型过程中,古砦仫佬族乡大力推进文化生态旅游、特色肉鸽养殖等产业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结构,内生发展动力与能力日益增强。


“我们立足本地特色,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古砦‘农旅’结合模式。”邱威围表示,通过深入实施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建设工作,乡里形成古廨-滩头古民居-蓬坡枫树林-“稻花飘香”自治区四星级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新维古树林-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循环旅游格局,逐步建成集民族风情体验、寻访古迹、农业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民族风情旅游带。2021年,古砦仫佬族乡成功举办了稻田文化旅游节,近2万人参与,旅游业不断升温。


“只有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经济基础。”邱威围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乡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02


营造浓郁氛围实现民族团结进步








“人民法庭真正好,公正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好风光,仫佬山乡齐传唱……”2021年12月28日,柳城县人民法院古砦人民法庭正式启用后,这首村民自编自唱的仫佬族山歌,便在古砦仫佬族乡里传唱开来。


邀请仫佬族群众走进法庭,参观了解法庭建设情况,学习与婚姻家事、权益保护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成为古砦仫佬族乡坚持宣传教育传承氛围,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思想基础的有效手段。


一年来,古砦仫佬族乡还坚持开展民族运动会、仫佬族依饭节、社节、稻田文化旅游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以民族节日增进民族互信,以民族活动凝聚人心,有力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族群众凝聚团结的良好氛围。


同时,古砦仫佬族乡统一乡村街道、房子立面风貌改造,建设仫佬族乡文化陈列馆,打造桂北仫佬族文化一条街,加强对古民居、古村落和仫佬族歌谣、服饰、民俗等仫佬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编纂好古砦乡志和画册。并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力度,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扎根于孩子心中。


“乡里的民族文化广场原来一直是一块纠纷地,多年来围绕该地有过不少矛盾,在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以及乡政府不断努力下,终于将一块长期处于争议的土地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广场。”邱威围说,2021年以来,各级各界人士在乡民族广场开展活动36次,这里成为各族人民增进感情的重要舞台,进一步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梦想凝聚力量,团结开创未来。如今,古砦仫佬族乡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正深深融入各族儿女的血脉之中,不断成为建设美丽和谐古砦的强大力量。

(文鑫豪 覃小兵 文/图)



















基地里,一头头肉牛身强体壮,即将出栏;车间内,一条条牛腊巴烘干成型,香味四溢;土地上,一株株新种的竹子长势喜人,静待产笋……


阔步走向乡村振兴,柳城县太平镇一路“农”墨重彩。2021年,太平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7元,同比增长10.4%;竹笋基地种植竹子2000多亩,豆角种植基地种植豆角200多亩;粮食总产量2.4万吨,产能稳步提升;开展122个村庄全域型基本整治工作,全年共打造4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屯……


既要“农”墨重彩,更要“融”出精彩。2021年,太平镇加快推进“牛气冲天”牛文化产业园建设,做强肉牛生态养殖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推动牛腊巴、鸭舌、酱菜、木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盘活安乐湖、古么屯、金洞河旅游路线,打造集旅游餐饮产业观光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按照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核心、三产促进一二产发展进步的思路,通过不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太平镇精心谱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富民的“奋斗曲”。


01


“农”墨重彩







近日,在太平镇水稻育秧工厂,一株株青绿色的小秧苗在育秧设备的帮助下,均匀有序地吸吮着水分和养分。秧苗喜人的长势,让村民罗敏德乐得合不拢嘴,他说:“秧苗长得好,我们就能种出好粮食,粮食就能卖出好价钱。”


工厂化育秧是将稻种播撒在配好基质肥的规格化育秧盘内,发芽、出苗和育苗过程全部在育秧盘内进行。据工厂负责人梁富远介绍,相比传统的育秧方式,工厂化育秧省时、省工、省地。


“原来在水田里育秧,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有秧苗插田。现在用育秧大棚育秧,半个月就有秧苗插田了。以前用一天的时间,十几个工人也完不成1000盘的育秧工作。现在采用工厂化育秧,只需要三四个人,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1000盘的育秧工作。”梁富远说。


推进农业现代化,做稳做优一产,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太平镇在乡村振兴中走出的铿锵一步。


2021年,太平镇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38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累计89家),发展培育农业现代机械化企业1家。太平镇建成县级以上特色农业示范基地2个,“柳城县太平镇蔬芗源果蔬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资金项目落实,螺蛳粉原料竹笋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豆角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前期谋划工作已完成。


同时,太平镇瞄准农村发展短板,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122个村庄全域型基本整治工作,全年共打造了4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屯、11个镇级全域整治示范村屯,全镇88个屯交纳保洁费47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村屯环境。其中,太平镇龙兴村古么屯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02


“融”出精彩







4月,迎面吹来凉爽清风,淡淡花香随风荡漾。在太平镇龙兴村古么屯里,游客尽情享受着原生态田园风光,不断发出“办过‘村晚’的乡村,风景就是不一样”的感叹。游客顺着道路向前走,来到太平镇江头村,只见乡村小道曲径通幽,花草树木高低错落,远远望去,太平镇江头村的牛舍坐落在花木之间。


“我们以‘牛文化’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不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发展肉牛养殖中,我们注重环境打造,串联镇里的景观路线。同时,当地村民养殖的肉牛直接提供给镇上的牛腊巴厂,不愁销路。”太平镇镇长陆柳燕说。


目前,太平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不断整合部门资金,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打造三产融合、产业兴旺的特色小镇。


太平镇通过加快推进“牛气冲天”牛文化产业园建设,把一产甜高粱牧草种植及高品质肉牛生态养殖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做强,同步推进和规范二产牛腊巴、鸭舌、酱菜、木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牛文化食品产业品牌。


同时,全力打造三产融合牛文化产业,盘活太平镇域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安乐湖、古么屯、金洞河旅游路线,打造集旅游餐饮产业观光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形成南向209国道发展主轴、北向牛文化产业发展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停耕耘,收获不断。太平镇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势充分释放,不断实现“一二三产手挽手”。

(李斌 罗洲平 文/图)

















↑2022年1月12日柳州市首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柳城县成功举办。



市水利局局长左崖(中)检查柳城县沙埔水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