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2024年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我局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柳州市落实〈广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工作方案》和县委县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履行法定职责,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
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职工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每一位干部职工参与学习活动。一是通过党组(领导班子)会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并做好各项工作部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依法行政全过程。二是采取“集中+自学”方式,通过培训会、党员大会、上党课、微信群、学习强国、广西普法云平台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领导干部带头尊法、敬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带领引导干部职工坚持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并明确各股室、二层单位工作任务,层层抓落实,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实施。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严格依法依规决策,组织局党组会议和班子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解决有关问题和布置下一步工作。局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开展检查指导,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行政,带领引导干部职工坚持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
(三)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情况
局机关设置办公室、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股、旅游管理股,各股室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成立政策法规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本部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指导各股室、各二层单位有序推行相关工作,并开展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局属单位——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根据法治改革要求进行机构改革,改革后是我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职责不变,规格为副科级,不再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受县新闻出版局委托,对出版物、电影市场进行行政检查、行政处罚。我局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政务服务工作严格依法依规,一直来无投诉、无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情况。加强行政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分级分类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高效分配执法力量。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情况
我局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涉及市场主体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要求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及时清理有关规范性文件。二是制定《柳城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领域法制审核内容、流程、目录清单、审核小组成员等,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执法行为。
(五)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情况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原则,强化集体领导观念,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实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明确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重大决策事项,纳入审查范围。局长作为本机关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第一责任人,对行政执法案件的立案、调查、审查决定、结案等进行全程审核、审批。
(六)开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
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落实好执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做到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信息依法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无违反规定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行为,执法透明,无以罚代管、弄虚作假等问题,办结的案件适用法律准确,无滥用行政裁量权、同案异罚、畸轻畸重行为,无关系案、人情案,执法文书制作规范,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行比率达100%,文化、广电、旅游、出版物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2024年,开展安全生产、旅游市场秩序、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及“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工作,落实好日常市场巡查监管,未发现娱乐场所“黄赌毒”、养老诈骗等涉黑涉乱涉伞现象,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零事故。年内共出动执法人员1039人次,检查文化娱乐场所、景区景点、出版物等各类场所409家次,各项专项检查19余次,联合执法35次,办结案件5件,没收违法所得578元,罚款4000元,清理校园周边及柳塘路码街有害出版物35轮次,收缴*********赌博资料等非法出版物1600余份。境外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次71人,出动执法车次15车次,查扣高频头65只,拆除天线65面,张贴通告122张。
(七)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情况
我局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着力实现越是工作重要、事情紧急越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实施应急举措,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方法,系统梳理和修改应急管理相关文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健全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与之相衔接配套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范化解本系统本部门重大风险责任。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突发事件依法分级分类处置,增强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应急演练,注重提升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公共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
(八)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情况
我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年内,认真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交办事项28项,办结率100%;无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
(九)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情况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局权责清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法定公开内容公布在县政府网站,并公开本单位举报投诉电话,畅通社会公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的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依法及时查处违法行政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严格执行“罚没与收支分离”两支线制度。执法监管得力,无以罚代管、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款指标等行为;无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不与本机关业务经费、福利待遇挂钩。
(十)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是我局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均纳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平均承诺提速率达到83.24%,即办件比例达到65%,进一步促进了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县政府网站公布。三是加强“互联网+监管”工作,将执法员、执法检查情况、行政处罚信息等行政执法监管信息录入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广西“互联网+监管”平台、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动执法信息汇聚共享。
(十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情况
我局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原则,制定任务措施清单,发挥行业普法特色,努力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年内先后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文物相关法律法规等集中宣传活动6次,展出板报4版,挂宣传横幅5幅,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文化、广电、旅游领域从业人员及学生、群众共计2000多人参加了宣传活动。此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行业法律法规规章原文、解析、普法视频、案例等20多条信息通过微信工作群推送给全局干部职工及全县娱乐场所、网吧、文化艺术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文物宣传视频40多个,播放和浏览量达20多万人次。如6月27日上午,组织广电网络公司、融媒体中心及网吧、KTV等娱乐场所负责人共计53人在柳城县恒龙影院召开2024年柳城县文化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培训会,以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一个真实、典型的司法案例为切入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司法保护”和“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告诫各娱乐场所负责人,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严守法律底线,切莫触碰法律红线。
(十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情况
我局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将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纳入党组会、班子会会议日程,研究决定法治建设工作重要事项。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部署推进、抓实抓好相关工作。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二层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策法规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本部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配备了政策法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并按时向社会公开。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一)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法治理论学习组织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学习的针对性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能力不强,法治思维、法治素养、法律意识还跟不上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如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注重学习,却轻视从思想深处去理解、去思考,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及新闻出版领域法治宣传的持续性、连贯性、制度性还较薄弱,经营主体自觉守法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违法经营时有发生。
(二)执法人员配备不合理。机构改革后,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共有参公事业编制16名,实际在编12名,空编4名,且执法人员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47岁,其中最年轻的36岁,在岗的12人中,50岁以上的有4人,40至50岁的4人,36至40岁的4人,没有25至35岁的人员,出现人员断层,过几年4名50多岁人员退休后恐无法有效衔接执法工作。
(三)执法设施设备配备不足。一是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缺少执法车辆,开展执法工作十分不便,特别是出现突发需现场处理的情况时还要先到公车办办理用车手续,若公车办无法派遣公务车辆还需到中天租车公司租借,执法时效大打折扣。二是缺少移动执法设备,未能达到上级要求。由于上级文旅部门要求无纸化办公,利用手机APP开展线上移动执法。目前已为大家申请了执法软件的账号密码,但由于各执法队员自身条件有差别,当前尚无法全面落实利用APP开展执法工作(苹果手机无法安装执法APP,部分执法队员手机状况不好,无法有效运用APP开展工作)。
(四)无法律顾问,无法律职业资格证的法律专业人才,法制审核受限制。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股室、二层单位工作任务,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三)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四)推进法治体系建设。按照上级要求进行法治改革,完成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机构改革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政务服务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执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经营主体。
(五)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抓好干部职工、行业经营者法治宣传,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提升行业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意识。通过线上网络宣传、线下法治现场宣传活动、执法检查现场宣传教育、专题会议以案代训等方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六)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坚持政务公开,畅通社会公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的渠道,接受社会监督。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罚没与收支分离”两支线制度,开展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促进依法行政。
(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八)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