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战
撷一缕阳光 添一份力量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0-07-09

 

夏日的阳光热烈而奔放,柳城县太平镇近潭村仰山屯的榕树下,三三两两的村民们集聚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韦文登也在其中。

斜坐在人群中与村民谈笑的他,看上去并无不同。但他站立起来走向榕树边自家的小卖部时,一瘸一拐的样子才让人意识到他的不易。今年52岁的韦文登是柳城县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说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他感慨颇多。

青年时期的韦文登曾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开着自家的方拖跟别人一起做工程,每个月单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让全家人吃穿不愁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病让他这个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左腿高位截肢,也让他一度连自理都成了难题,生活陷入了低谷。

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韦文登妻子柔弱的肩上,地里的农活,全靠妻子一人忙活。为了生存,他们一家开过桌球室,几年后又想法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但收益还是不多。再加上缺乏农业种植方面的技术,田地里的收益也不丰厚,一家人的生活仍然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转机出现在他们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后。“这几年,我们家得享受了蛮多政策的,比如党员扶残活动、无障碍设施改造、产业奖补、实用技术培训等等,县残联还免费帮我换了假肢……”韦文登高兴地拿出他参加农技培训的学习材料给笔者看,说参加培训后,他找到了种甘蔗的门道,现在发展农业生产也有底气。韦文登说,装上假肢后,他再也不用拄拐走路了,也能和家人一起到地里,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的心态也慢慢调整过来了。这些年,他们一家把兄弟家里闲置的土地都种上了良种蔗,足足种了26亩,去年因天气原因收成不好,但也有100吨甘蔗进厂。

“这些年,我们贫困户种甘蔗还可以申报产业奖补,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增加了土地的投入,收获也比以前多了。2017年,我们家终于有了积蓄,当年脱了贫,还给家里的平顶房加盖了一层,成了二层小楼。这个平顶房,还是1995年我身体好的时候建起的……”说到自家小楼的变化,韦文登不由得腰杆一挺。他介绍说,现在他们一家还享受了低保政策,每个月还有残疾补贴,加上小卖部的收入,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这也让他们一家的心安定了下来。

在柳城县,像韦文登一样得到“扶残助残”活动帮助的残疾贫困户还有不少。2016年至今,该县通过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甘蔗、水果、养蚕等项目,共扶持904人,投入资金90.4万元;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项目,为66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送小蚕、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投入资金157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项目,主要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厨房、卫生间、灶台等,方便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共进行改造户377户,投入资金150.8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受益残疾贫困户903户,投入135.45万;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受益残疾贫困户638户,投入30.05万;实施阳光助学(残疾人学生)项目,受益残疾贫困户261户,投入27.66万。

临别时,韦文登高兴地带笔者去地头看他们一家种下的甘蔗。他说今年他特别舍得“下本”,每亩甘蔗的肥料投入至少有600元,就希望能有个好收成。今年六七月份雨水充沛,地里的甘蔗长势良好,蔗径粗壮,叶面肥厚,这让韦文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撷一缕阳光 添一份力量

——从残疾贫困户韦文登脱贫历程看柳城县扶残助残工作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0-07-09 17:52    |  作者: 雷昕

 

夏日的阳光热烈而奔放,柳城县太平镇近潭村仰山屯的榕树下,三三两两的村民们集聚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韦文登也在其中。

斜坐在人群中与村民谈笑的他,看上去并无不同。但他站立起来走向榕树边自家的小卖部时,一瘸一拐的样子才让人意识到他的不易。今年52岁的韦文登是柳城县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说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他感慨颇多。

青年时期的韦文登曾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开着自家的方拖跟别人一起做工程,每个月单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让全家人吃穿不愁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病让他这个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左腿高位截肢,也让他一度连自理都成了难题,生活陷入了低谷。

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韦文登妻子柔弱的肩上,地里的农活,全靠妻子一人忙活。为了生存,他们一家开过桌球室,几年后又想法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但收益还是不多。再加上缺乏农业种植方面的技术,田地里的收益也不丰厚,一家人的生活仍然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转机出现在他们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后。“这几年,我们家得享受了蛮多政策的,比如党员扶残活动、无障碍设施改造、产业奖补、实用技术培训等等,县残联还免费帮我换了假肢……”韦文登高兴地拿出他参加农技培训的学习材料给笔者看,说参加培训后,他找到了种甘蔗的门道,现在发展农业生产也有底气。韦文登说,装上假肢后,他再也不用拄拐走路了,也能和家人一起到地里,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的心态也慢慢调整过来了。这些年,他们一家把兄弟家里闲置的土地都种上了良种蔗,足足种了26亩,去年因天气原因收成不好,但也有100吨甘蔗进厂。

“这些年,我们贫困户种甘蔗还可以申报产业奖补,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增加了土地的投入,收获也比以前多了。2017年,我们家终于有了积蓄,当年脱了贫,还给家里的平顶房加盖了一层,成了二层小楼。这个平顶房,还是1995年我身体好的时候建起的……”说到自家小楼的变化,韦文登不由得腰杆一挺。他介绍说,现在他们一家还享受了低保政策,每个月还有残疾补贴,加上小卖部的收入,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这也让他们一家的心安定了下来。

在柳城县,像韦文登一样得到“扶残助残”活动帮助的残疾贫困户还有不少。2016年至今,该县通过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甘蔗、水果、养蚕等项目,共扶持904人,投入资金90.4万元;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项目,为66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送小蚕、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投入资金157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项目,主要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厨房、卫生间、灶台等,方便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共进行改造户377户,投入资金150.8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受益残疾贫困户903户,投入135.45万;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受益残疾贫困户638户,投入30.05万;实施阳光助学(残疾人学生)项目,受益残疾贫困户261户,投入27.66万。

临别时,韦文登高兴地带笔者去地头看他们一家种下的甘蔗。他说今年他特别舍得“下本”,每亩甘蔗的肥料投入至少有600元,就希望能有个好收成。今年六七月份雨水充沛,地里的甘蔗长势良好,蔗径粗壮,叶面肥厚,这让韦文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日子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