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村里建起了青贮饲料加工厂,大量收购甘蔗尾叶;他发展养牛产业,聘请贫困户劳作;他还敢为人先,率先尝试种植百合,争取在村民贫困户中推广成功的种植经验……他,就是土生土长的龙头镇旗山村村民徐海先,也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帮助下,村民们就业机会多了,荷包鼓起来了,也顺利地实现了脱贫。
2018年,徐海先被评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寻思着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带动更多村民奔向幸福生活,他做了很多尝试,并且多次外出考察。2018年底,徐海先和合伙人率先引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龙头镇旗山村、六塘镇等4个地方建立青贮饲料加工厂,利用甘蔗尾叶加工成青贮饲料,变废为宝,销售到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甘蔗砍收的季节,龙头镇曲江屯分公司青贮饲料区里,徐海先聘请附近的村民和贫困户到加工厂里“上班”,负责装包、抬运、封包等操作,一天可有上百元收入。不仅如此,村民和贫困户的甘蔗尾叶一车接一车地拉过来,每吨130元,多的话一天有几百元,收入还是挺可观的。梁金芝是2018年旗山村脱贫户,也是甘蔗种植大户,她种植有100多亩甘蔗,单单甘蔗尾叶一年就能给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以前,甘蔗尾叶都是丢在地头的废弃物,只能焚烧或者让它自行腐化,现在,在我眼里的废弃物竟然还能变成‘金子’,多亏了徐海先……”
去年11月底至今年3月,徐海先的4个加工厂一共收购了12000多吨甘蔗尾叶,为村民和贫困户带来100多万元的经济创收,“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我想带动更多村民贫困户增收,尝到生活的甘甜。”徐海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计划今年再新建3个加工厂:“村民和贫困户来多少甘蔗尾叶我们就收购多少。”他的加工厂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也让他更有信心和底气。
徐海先脑子活、有眼光,他不满足于现状,又瞄准了百合高利润的特点,多方考察和学习,并进行大胆的尝试。今年,他种植了30亩百合,“按照现在的长势,百合的种植算是成功的。”看着生机勃勃的百合苗,徐海先很满意。他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总结,形成自己的种植经验,为有意向种植的村民贫困户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徐海先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他帮扶的三户贫困户也已经成功实现脱贫。像徐海先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旗山村还有不少。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引领,被列为贫困村的旗山村大力发展青花梨、甘蔗、马蹄等产业,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截至2019年底,全村97户342名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柳城县大力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努力挖掘本土人才,通过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力度,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头雁”的引领作用带富一方。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86人,每个贫困村均有3名以上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19年,该县的2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整村脱贫,徐海先等“头雁”可谓功不可没。
他在村里建起了青贮饲料加工厂,大量收购甘蔗尾叶;他发展养牛产业,聘请贫困户劳作;他还敢为人先,率先尝试种植百合,争取在村民贫困户中推广成功的种植经验……他,就是土生土长的龙头镇旗山村村民徐海先,也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帮助下,村民们就业机会多了,荷包鼓起来了,也顺利地实现了脱贫。
2018年,徐海先被评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寻思着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带动更多村民奔向幸福生活,他做了很多尝试,并且多次外出考察。2018年底,徐海先和合伙人率先引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龙头镇旗山村、六塘镇等4个地方建立青贮饲料加工厂,利用甘蔗尾叶加工成青贮饲料,变废为宝,销售到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甘蔗砍收的季节,龙头镇曲江屯分公司青贮饲料区里,徐海先聘请附近的村民和贫困户到加工厂里“上班”,负责装包、抬运、封包等操作,一天可有上百元收入。不仅如此,村民和贫困户的甘蔗尾叶一车接一车地拉过来,每吨130元,多的话一天有几百元,收入还是挺可观的。梁金芝是2018年旗山村脱贫户,也是甘蔗种植大户,她种植有100多亩甘蔗,单单甘蔗尾叶一年就能给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以前,甘蔗尾叶都是丢在地头的废弃物,只能焚烧或者让它自行腐化,现在,在我眼里的废弃物竟然还能变成‘金子’,多亏了徐海先……”
去年11月底至今年3月,徐海先的4个加工厂一共收购了12000多吨甘蔗尾叶,为村民和贫困户带来100多万元的经济创收,“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我想带动更多村民贫困户增收,尝到生活的甘甜。”徐海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计划今年再新建3个加工厂:“村民和贫困户来多少甘蔗尾叶我们就收购多少。”他的加工厂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也让他更有信心和底气。
徐海先脑子活、有眼光,他不满足于现状,又瞄准了百合高利润的特点,多方考察和学习,并进行大胆的尝试。今年,他种植了30亩百合,“按照现在的长势,百合的种植算是成功的。”看着生机勃勃的百合苗,徐海先很满意。他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总结,形成自己的种植经验,为有意向种植的村民贫困户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徐海先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他帮扶的三户贫困户也已经成功实现脱贫。像徐海先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旗山村还有不少。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引领,被列为贫困村的旗山村大力发展青花梨、甘蔗、马蹄等产业,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截至2019年底,全村97户342名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柳城县大力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努力挖掘本土人才,通过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力度,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头雁”的引领作用带富一方。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86人,每个贫困村均有3名以上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19年,该县的2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整村脱贫,徐海先等“头雁”可谓功不可没。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