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冲脉镇大要村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政策,培育打造香猪养殖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门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
在大要村冲格屯脱贫户陶荣的猪栏前,陶荣正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覃良理交流养猪技术。2012年,陶荣在外打工时意外受伤,导致右手截肢,而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不能干重体力活,仅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贴补家用。2015年,陶荣了解到,养香猪成本低,劳动力投入少,此外,还有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给予技术指导,政府给予政策补贴扶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陶荣与香猪结了缘,并通过自繁自养,销售小猪和肉猪让他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
陶荣与妻子分工明确,搭档有力。他们每天都来猪栏巡视多遍,你剁草来我喂食,像照顾自己的孩子般悉心地照料着这些宝贝香猪。仅一年多的时间,靠着勤劳的双手,陶荣家就顺利地实现了脱贫。如今,养殖香猪成了陶荣家重要的收入来源,近日,陶荣刚刚把7头猪仔卖了出去。
陶荣养殖的母猪每头大概生产10头小猪仔,饲养2个月后,小猪仔就可以出栏售卖了。今年猪价高,收益也较往年更好,这实实在在的收入让陶荣有了扩大养殖的想法。
在大要村冲格屯,像陶荣一样依靠养猪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养殖香猪成了大要村的特色产业。2017年,在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理旺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模式吸引了不少村民和贫困户加入。
香猪养殖成为大要村扶贫特色产业的新亮点。2017年以来,有15户近80名村民及贫困户依靠养殖香猪脱贫致富。2018年,大要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脱贫人数51户201人。
近年来,我县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着力发展培育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特”在23个贫困村发展香猪、中草药、山野葡萄等特色产业,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确保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2019年,全县共投入2300多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补贴,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71%。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冲脉镇大要村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政策,培育打造香猪养殖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门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
在大要村冲格屯脱贫户陶荣的猪栏前,陶荣正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覃良理交流养猪技术。2012年,陶荣在外打工时意外受伤,导致右手截肢,而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不能干重体力活,仅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贴补家用。2015年,陶荣了解到,养香猪成本低,劳动力投入少,此外,还有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给予技术指导,政府给予政策补贴扶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陶荣与香猪结了缘,并通过自繁自养,销售小猪和肉猪让他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
陶荣与妻子分工明确,搭档有力。他们每天都来猪栏巡视多遍,你剁草来我喂食,像照顾自己的孩子般悉心地照料着这些宝贝香猪。仅一年多的时间,靠着勤劳的双手,陶荣家就顺利地实现了脱贫。如今,养殖香猪成了陶荣家重要的收入来源,近日,陶荣刚刚把7头猪仔卖了出去。
陶荣养殖的母猪每头大概生产10头小猪仔,饲养2个月后,小猪仔就可以出栏售卖了。今年猪价高,收益也较往年更好,这实实在在的收入让陶荣有了扩大养殖的想法。
在大要村冲格屯,像陶荣一样依靠养猪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养殖香猪成了大要村的特色产业。2017年,在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理旺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模式吸引了不少村民和贫困户加入。
香猪养殖成为大要村扶贫特色产业的新亮点。2017年以来,有15户近80名村民及贫困户依靠养殖香猪脱贫致富。2018年,大要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脱贫人数51户201人。
近年来,我县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着力发展培育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特”在23个贫困村发展香猪、中草药、山野葡萄等特色产业,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确保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2019年,全县共投入2300多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补贴,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71%。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